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孫陽)28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4年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情況和營改增試點、打擊稅收違法犯罪等工作進展,并公布今年將推出的稅收管理改革創新舉措。
數據顯示:2014年,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103768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8.8%。截至2014年底,全國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共計410萬戶,全年有超過95%的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帶來稅負不同程度下降,減稅898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進項稅額抵扣增加,減稅1020億元。合計減稅1918億元。
三產稅收占比提高 結構調整態勢良好
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王陸進介紹說,在103768億元的稅收收入中,中央級稅收收入完成44973億元,增長7.4%,超預算49億元;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58795億元,增長9.9%,也超額完成了預算確定的任務。
“從稅收收入結構看,反映出經濟結構調整態勢良好。”王陸進認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8%和9.9%,二產稅收占比46.3%,三產稅收占比53.5%。
同時,高新技術行業稅收增長快于傳統行業也是稅收收入結構的顯著特點。如二產中科技含量較高的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稅收分別增長14.2%和15.9%,而傳統制造業中的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以及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稅收則分別增長3.4%、下降2.8%和增長3.6%。
營改增減稅1918億元 釋放改革紅利
截至2014年底,全國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共計410萬戶,其中一般納稅人76萬戶,小規模納稅人334萬戶。全年有超過95%的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帶來稅負不同程度下降,減稅898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進項稅額抵扣增加,減稅1020億元。合計減稅1918億元,改革效應日益顯現。
“營改增的推進持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中國稅務報社社長郭曉林介紹說,營改增的推進對第三產業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專業化協作方式,優化業務結構,最大限度享受營改增紅利。同時,營改增相關產業稅收持續快速增長。2014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廣播影視服務業稅收分別增長11.7%、20.4%、13.4%,政策作用非常明顯。
郭曉林進一步表示,稅務部門將繼續推進營改增擴圍,2015年力爭將營改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和不動產、金融保險業、生活服務業,這些行業將增加800萬戶試點納稅人,戶數是目前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