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8日電 (郝帥)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并解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我們去年糧食產量是12400多億斤,前年的糧食產量是12150億斤。這個產量雖然是連續多年一直在增產,但是它和國內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是有缺口的。
陳錫文表示,現在從數量來講,大概國內的供求缺口在400到500億斤,也就是兩千萬噸到兩千五百萬噸,需求是大于供給的,盡管我們年年豐收,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還存在供求的缺口,也就是說還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糧食。
陳錫文介紹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植物油的消耗、對畜產品的消耗越來越大,在加工食用植物油和提供給畜牧業的飼料方面,大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物。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對大豆的需求增長是非常快的。但是由于在中國大豆屬于低產作物,而且它的經濟收益也不太高,所以農民不大愿意種大豆,這邊大豆的需求不斷增長,但是供給這些年是不斷下降,去年大豆總產量大概不到1200萬噸,需求量遠遠超過了這個水平。去年進口的大豆超過了8000萬噸,就是1600億斤。你可以想象,缺口只有4、5百億斤,但是光是一個大豆的進口就1600億斤,說明我們的缺口里面只考慮數量是不行的,1600億斤大豆的進口,實際上就意味著滿足大豆需求之外,還有大豆以外的其他有些產品實際上供給的數量是沒有需求的,因為大豆頂掉了一千多億斤。所以下一步農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的生產結構,對有需求的產品要增加產量,對沒需求的產品要逐步調減。
“除了大豆的進口遠遠超出我們供求缺口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品種調濟所必需的,比如小麥和大米的有些品種,但是還有一些品種,實際上是用來替代玉米的?!标愬a文說,根據海關的統計,這幾個品種去年的進口量大概接近3500萬噸,就是700億斤。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真正有需求的,除了大豆以外的需要進行品種調濟的這些小麥和大米的話,大概就是三四百億斤通過國際市場調濟就可以了,就能滿足。玉米的替代品之所以這么大規模進口,完全是由于價格,工業的玉米價格高于這些產品的價格,它就進來了。正如剛才講到的,如果讓玉米價格回歸到按供需決定的市場價格水平,這樣一些替代玉米的品種其實不需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