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4日消息(記者柴華 山東臺記者姜文超 青島臺記者雷蕾)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節日期間消費火爆的黃金飾品,此前有一個人們熟悉的稱謂,叫做“千足金”,也就是黃金純度能夠達到99.9%、俗稱“999(三個9)”的黃金飾品。不過,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最新標準,今天(4日)起,即使是純度99.9%的金飾,也只能標注為“足金”,而不能像此前那樣叫做“千足金”了。這意味著,使用了14年的“千足金”標簽,今天正式退出國內首飾領域。
老百姓買東西希望買到質量好的,買首飾喜歡成色更純凈的,所以放在黃金首飾這里,“兩個9”和“三個9”還真是影響著普通人對金飾的選購需求。而實際上,這多或者少了一個9的差別究竟在哪里?國家為什么要修改這個標準?修改之后對我們從商場里購買黃金又有哪些影響呢?
從今天開始,市場上銷售的黃金飾品將不再有“千足金”的稱謂了,全部統一為“足金”,記者從北京和山東各地的大型金店了解到,商場已經重新更換了標簽,此前在標簽上明確標注的“千足金”“足金”統一為“足金”標志,不過消費者仍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有多重選擇。比如,以前的千足金產品現在的標簽盡管改為“足金”,但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廠家標稱金含量999‰”。企業執行的標準為“企業標準”。
山東淄博市某金店負責人張經理告訴記者,從5月4號國標開始后,就沒有“千足”這個標識了,所有的首飾都是足金,不會再打“千”字。統一標為足金,按照國標,從上個月開始調整,現在已經調整完畢。
“千足金”是指金含量不低于999‰的黃金,在國人眼里,過去千足金是純度和品質的標志,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在的千足金和足金其實區別不大:“之前我們對于千足金和足金的區別在于焊接點,焊點高一點,達不到千足這個標識就是足金。”
青島市臺東利群珠寶經理楊振解釋稱,取消“千足金”有利于行業統一標準,避免配件焊接導致的純度爭議。
楊振告訴記者,從含量上,千足金就是999‰,足金就是990‰,因為每一條項鏈都要搭配一個M扣、彈簧鉤,或是一些小配件,這些小配件為了它的穩定程度,肯定會使用焊藥,這些的情況就會存在某一個焊點達不到千足金。這種情況,國家為了嚴謹性,就全部規定為足金990;從標簽上,以前可能有的打成千足金,有的打成Au999,有的打999千足金,現在這些都不允許再標識了,只允許打足金飾品Au990。
其實,“取消千足金”的討論兩年前就已經開始,但是一直沒有看到標準落地。今年春節前夕,國家標準委公布了gb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第1號修改單,正式宣告四種貴金屬的純度哪怕達到999.0‰,其最高純度也只能稱為“足”,“千足金”告別歷史正式提上日程。
不過,老百姓更關心的可能是,取消了“千足金”,金飾的價格和質量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記者了解到,標準修改只是統一了純度命名規范,并不限制“千足金”等高含量產品,企業仍可通過企業標準,向消費者明示其產品的貴金屬含量,把產品質量信息詳細準確地告訴消費者。
業內人士表示,“新國標”絕不是標準水平的降低。對消費者來說,不會再出現以前那種千足金比足金高1塊錢這樣的現象,定價上面也更為規范了;制作上,消費者也不用擔心,因為適合以前所有的體系規范要求也是一樣的;價格方面沒有影響,國際金價報價多少這里有一個正常的報價;售后服務上,以舊換新,它也是一個價格,它也不分千足和足,但是可能分的這種品牌千足、足,它可能會有一個相對的,比如之前買的足金,回來換千足的,是多少錢,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規范。
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很多市民認為純度命名的變化不會影響自己的選購,更多受訪消費者在意黃金飾品的設計和工藝多過純度。
卓創咨詢黃金分析師張偉表示,過分追求貴金屬的高含量,是舍本逐末,不利于消費者用首飾美化自己,也不利于企業提高品牌價值和行業長遠發展。首飾本來就是強調設計、工藝的一類藝術附加值很高的產品。在社會繁榮、經濟發展的時期,首飾產品應更突出它的藝術價值。同樣,首飾也不同于純粹儲值的金條、金磚,不能過多考慮材料價值。現在的首飾行業明顯在這一方面所作有所欠缺。
張偉表示,高含量的貴金屬首飾硬度比較低,佩戴中容易變形、損壞,維護保養成本較高,容易給消費者使用造成不便。同時,為保證含量達到要求,生產過程中要盡量少或者不能使用焊藥,從而使產品款式受到較大限制,這就壓縮了藝術價值。
而對于市面上純度更高的比如“萬足金”,目前并沒有成形的國際標準,青島臺東利群珠寶經理楊振認為,未來這些產品的標示方法也會逐步規范,對于那種一體成型、一次成型的鏈子或者首飾,比如手串,現在很流行的3D硬金,它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可能這些硬金后期會出來“萬足金”等等一些標識,國家會再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