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通暢工程啟動,鎮區需配套4.84億
南方日報訊 (記者/孫嘉琳 通訊員/鐘符彥)記者6日晚從中山市政府了解到,中山已正式啟動群眾“最后一公里”通暢工程專項工作,計劃未來兩年市政府將配套近4億財政資金,支持鎮區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強調,村級公路“最后一公里”關系到最基層群眾出行的切身利益問題,打通村級公路“最后一公里”是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客觀要求。他指出,過去以來,中山在道路交通建設方面,干線公路和支線公路得到長足發展,但村級道路建設較為滯后。本次開展村級公路專項建設工程,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反映最強烈、最直接、最現實的道路交通問題,進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環境,不斷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初,陳良賢就要求市交通部門開展專題調研,摸清全市需建設村路數量、分布狀況、未建設原因等情況,制定詳細建設方案,結合鎮區財力,以補貼形式支持鎮區加快推進村路建設。市交通局按照要求,對村級公路“最后一公里”現狀進行了調查摸底。在調查摸底過程中,全市有22個鎮區上報了村級公路建設計劃,篩查核對后符合條件的項目共有1382條,總里程約693.02公里,工程總造價約8.81億元。
按照計劃,“最后一公里”暢通工程將列為市重點專項工程,在明后兩年集中實施。本次專項工程將以屬地鎮區為建設責任主體,市財政將以補助的形式,激勵鎮區加快建設,補助按鎮區之間差別補助原則,鼓勵鎮區“先行一步”。
根據初步的資金測算,市財政將在明后兩年出資3.97億元(鎮區配套4.84億元)補助村級公路建設。對在2016年底前完成的扶持類鎮區和一般性鎮區的項目,享受更高的市級財政資金補助(補助標準待定);2016年以后統一為20%補助。一級財政鎮區原則上不予補助。同時,村級公路項目建設將納入鎮區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