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研究報告(2014)》顯示
傳統零售商觸網需補短板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甲骨文(中國)軟件系統有限公司合作撰寫的《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研究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日前出爐。《報告》對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的現狀及問題以及不同業態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強化基礎能力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并積極探索全新的網絡營銷方法,從而提升競爭力。
《報告》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3年連鎖百強企業為樣本進行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國內傳統零售商對電商的認識更加理性,觸網變得更為謹慎。同時,它們開展網絡零售的方式更加多元,在大力打造自建平臺的同時,也通過進駐大型電商平臺,導入現成流量,拓展銷售渠道。
《報告》指出,目前,傳統零售商網絡銷售規模尚小,處于起步階段,且傳統零售企業開展網絡零售的銷售范圍大部分重點面向實體店所覆蓋的區域市場。在所調查的樣本企業中,40%的企業2013年網絡零售銷售規模小于500萬元,16%的企業在5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僅有12%。
《報告》還顯示,缺乏相應的技術和管理人才,是限制傳統零售商發展網絡零售的主要因素。
《報告》同時總結了不同業態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的情況。其中,百貨企業以自建平臺為主,但其流量和銷售額都無法與純電商抗衡,線上渠道的規模化發展尚需時日;傳統超市線上業務大多缺乏特色,同質化競爭激烈。其覆蓋的品類大多為蔬果生鮮、食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品類不如實體店豐富,價格優勢也不明顯;在與電子商務接軌方面,部分便利店選擇自營網絡商城的形式,如全購便利在線,而大部分便利店選擇攜手平臺電商進行O2O合作,利用自身實體店的規模優勢與電商的流量資源有效對接,實現互利共贏;家電專業店領跑電商轉型。相較于其他傳統零售企業,蘇寧易購已經走在了轉型的前列,成為銷量僅次于京東的B2C網站。2013年,開放平臺成為蘇寧易購發展的重點方向。
《報告》也提出了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的對策和建議。一是優化企業基礎能力建設,包括加強自身商品管理、庫存管理等基礎能力的建設,以便更好地支持網絡零售業務的健康發展。二是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傳統零售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可以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將實體零售的產品數據與網絡零售數據進行同步管理,提高運營效率。比如打通IT平臺和CRM平臺,結合自己的后臺數據,對線上會員做優化管理,實現消費者細分和精準營銷。三是掌握網絡零售的營銷方法。傳統零售企業應該向電商學習,掌握網絡零售的營銷手法,進行廣告宣傳及口碑營銷,注意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利用,累積并挖掘消費者數據,實現精準營銷。四是充分發揮傳統企業自身優勢,包括品牌和顧客優勢以及門店規模優勢和顧客體驗優勢等,開展O2O業務。如大中型零售企業連鎖門店眾多,可以作為線上業務的支撐,成為線下體驗中心、售后處理中心、物流站點等,為顧客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記者鄭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