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長期以來給公眾留下了“周期長、價格高、貓膩多”的印象,亟待贏回公眾信任。近年來,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扎緊腐敗易發環節的制度籬笆,利用信息化技術遏制腐敗,同時大力營造廉潔文化,致力于成為廉潔廣州的一個窗口。
“物理隔離+公開監督”確保招評標陽光運行
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受理臺,身著統一服裝的工作人員熟練地在處理各種業務。據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紀檢主任袁方正介紹,在受理臺的工作人員只是負責首尾兩個程序——接收文件和分發文件,不參與中間的業務流程辦理。而以往,申請人要跑到各個部門去辦理手續,增加了腐敗的機會。
在評標區,這里被劃分為專家簽到等候區、評標區和專家客房3個功能區,每一道功能區門口均設置門禁,并有保安把守,這是為了保證除評標專家外的其他無關人員無法進入評標區干擾評標。工作人員介紹,按照規定,專家在進入評標區之前必須寄存手機,曾經發生過有專家因違反規定而被取消評審結果。
“為了加強對專家的管理,專家需要使用特定的電子身份認證才可進入相關區域。我們為每位專家辦理了CA證書,實行CA數字證書動態管理,評標專家可使用CA數字證書完成簽到等手續。”袁方正說。
在評審室,每個座位前放著電腦和一些參考資料。記者隨手一翻,發現里面除了有操作手冊外,還有一些專家因違規而受到處分的警示案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有多個攝像頭監控評審過程,而專家的談論也會被全程錄音。
在評標區外,設置了監控室、澄清室,監督部門和招標人可以通過語音視頻直播方式實現對評標全過程的監督。有監督人員曾通過監控聽到有專家在評標中對其他專家發出暗示性言論,立即通過廣播對該專家進行制止,令那位專家措手不及。而每位招標人也可以進入專門的直播室,通過視頻直播對評標過程進行監督。
“制度+科技+文化”共筑反腐高墻
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樊群說,近些年該中心在反腐上的探索,可用“制度+科技+文化”來概括。所謂制度反腐,就是中心按照“一項權力必有一項制度,一項制度對應一項規程”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公共資源有效配置、覆蓋交易中心全部業務范圍的制度體系,確保制度建設始終優先于業務發展的狀態。
他說,招投標領域的廉潔風險主要在三個層面:招投標過程信息互通、專家裁量權過大、信息不公開。針對這些問題,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經過梳理,發現共有200多項廉潔風險,并以此出臺了相應的防堵措施。
“我們大力開展了制度廉潔性評估,讓制度‘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及時發現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筑牢廉潔的制度‘鐵籠’。”樊群說。
而科技反腐,就是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不斷提高廉潔風險防控的智能化水平。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中心正在推動的政府采購電子化招投標。自2014年7月以來,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市、區一體化電子政府采購交易平臺。
通過這項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采購人提出采購需求、確定招標文件,供應商購買采購文件、報名、繳納投標保證金、制作和遞交投標文件,項目開標、評標、質疑等環節均可以通過電子政府采購交易平臺完成,使得交易全過程步步留痕,方便有關部門監管。
“我們把廉潔風險防控與公共資源交易系統開發相結合,把防控措施嵌入到交易系統的各個環節之中,使業務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始終處于廉潔風險的同步預防狀態。”他說。
此外,中心還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市場各方交易主體的熏陶和教育。中心內建有廉潔教育基地,是廣州市內為數不多的有自己廉潔教育平臺的機構之一。
走進中心的黨風廉政教育平臺,一面黑墻是近年來落馬的高官,給人壓抑沉悶的感覺。而對面鮮紅色的墻壁上,是一些包括焦裕祿在內的先進人物,給人造成鮮明的反差。教育基地采用先進的光電科技,比如在一個小洞中放著模擬金銀珠寶的物件,手一伸進去拿,洞內馬上閃起光、響起警鈴,令人警醒。
確保公平交易打造全國一流品牌
樊群這么比喻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工作:公平是1,后面是0,如果前面的公平是0,那么后面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因此,中心的一切工作就是圍繞著確保交易公平進行的。實際上,自2013年7月3日成立以來,中心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一年多來,中心完成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和礦業權出讓以及產權交易等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191176宗,交易金額6162.05億元,實現資金節約175.76億元,增值165.09億元,其交易規模位于全國前列,交易項目類別在國內也最為齊全。
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品牌的輻射效應已經發揮作用,如總投資120億元的東莞地鐵項目、總投資超過800億元的港珠澳大橋項目就是選擇該中心進行招標。原來在其他平臺進行交易的,比如廣東省農墾局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也要求進入該中心平臺開展交易活動。
“雖然交易中心各地都有,并且屬地化招投標也是行業內的一項規則,但外地、其他行業的項目能夠主動進場招投標,充分表明了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朝著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品牌交易平臺的方向上穩步發展,扎實前進。”樊群說。
樊群表示,今年是鞏固廣州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成果的關鍵一年,以精細化、標準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確保各類交易規范運行,打造全國一流品牌交易中心,將成為該中心接下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