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李寧國內銷售收入首超國際巨頭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國潮”風盛行的當下,國產運動品牌也在趁勢不斷創造歷史紀錄。近日,安踏、李寧、特步、361度等運動品牌陸續發布半年成績單。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四大國潮運動品牌跑贏大勢,紛紛收獲兩位數增長。尤其是安踏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收入首次超越耐克,李寧的銷售收入首次超越阿迪達斯。
運動裝備消費掀熱潮
隨著開學季到來,運動品牌迎來消費旺季。各式各樣的運動服裝、運動鞋也刮起了“打折風”,吸引著學生族。
“李寧兩件折上八五折,部分一口價五折”“安踏秋款3件八八折”……5日,記者在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的運動服飾區看到,運動品牌均有促銷活動。在安踏專柜,正在為上初中的兒子選購衛衣的趙女士告訴記者:“‘雙減’政策實施,讓孩子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鍛煉,運動裝備自然也要跟得上。趕上商家有促銷活動,挺劃算的。”
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相關負責人坦言,隨著開學季的到來,運動裝備掀起了消費熱潮。其中,國潮運動品牌成為學生族“購物車”中的主力,銷售迅速上升。
近年來,隨著年輕人對傳統文化自信的增強,對“中國風”產品需求日益提升,國潮運動品牌成為長沙各大商場的招商重點。以九龍倉時代奧萊為例,目前包括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特步、喬丹、匹克等數十家國潮品牌入駐。去年9月,湖南首家李寧3.0形象升級店重裝開業,開業首日營業額高達89萬元,創歷年新高;今年4月,安踏最新6.0奧萊形象店重裝開業……
國產運動品牌的崛起從數據上更為直觀。時代奧萊有關負責人介紹,國潮品牌2022年以來銷售同比增幅46%,客流同比增幅39%,其中李寧3.0形象店銷售增長達92%。
國產運動品牌站上新起點
近日,運動品牌紛紛披露2022年中期財報。今年上半年國際運動品牌“水土不服”。彪馬在大中華區市場營收大幅下滑34%,阿迪達斯更是下跌35%,且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下滑,耐克亦連續三個季度下跌。
相比國際品牌,安踏銷售收入增長13.8%,李寧增長了21.7%,361度增長了17.6%,特步更是憑借37%的同比增長實現了近五年品牌最佳成績。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安踏為12支國家隊研發設計比賽裝備及中國代表團領獎服、志愿者賽時制服、火炬手制服等,帶動安踏產品的熱銷。上半年,安踏實現銷售收入259.65億元,凈利潤35.9億元。259.65億元的銷售收入,已經超越耐克(236.81億元)和阿迪達斯(121.91億元)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首次坐上國內體育鞋服市場第一的寶座。國內“二哥”李寧則積極處理庫存問題。上半年,李寧公司庫存周轉天數55天。上半年李寧公司整體營業總收入為125.14億元,凈利潤為21.89億元。
友阿奧特萊斯總經理薛宏遠告訴記者,近兩年國產運動品牌紛紛崛起,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國產運動品牌站上了新起點。
“國潮”熱度增長超5倍
國產運動品牌的崛起,是“國潮”熱的縮影。
極具古典美的漢服、萌寵可愛的冰墩墩、魁星點斗印花的運動鞋……近年來,“國潮”爆款不斷涌現,涉及音樂、美術、建筑、家具、服裝、美食等各個方面。隨著消費者特別是年青一代對國貨的逐漸認可,追逐“國潮”的社會審美時尚正在悄然興起。
近日,新華網發布了《國潮品牌年輕消費洞察報告》指出,對比10年前,“國潮”熱度增長超5倍,78.5%的消費者更偏好選擇中國品牌,比國外品牌選擇偏好度高72%。其中,90后、00后是“國潮”消費的絕對主力,貢獻了74%的“國潮”消費。年輕人正讓“國潮”品牌不斷煥發新生機。
在湖南工商大學教授尹元元看來,國潮就是以國有品牌為載體、以優良品質為內涵,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強勁營銷下,既能滿足年輕消費者個性張揚以及對時尚的追求,又有助于傳統文化回歸而產生的一種潮流。
李寧、安踏、回力等一眾老品牌都在向國潮靠攏,一來借助國潮呈現全新產品,與國外大牌掰手腕子,另一方面借其擺脫品牌老化瓶頸,釋放新活力。
餐飲行業從里到外都表現出對國潮風的追捧。比如借古典人物打造品牌IP,建筑、裝修風格古香古色,產品命名呈現古韻,包裝上刻畫東方古典美人形象……這讓長沙本土的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文和友等新品牌一躍而起。不說口感,光是茶顏悅色富含詩意的風棲綠桂、蔓越闌珊、幽蘭拿鐵產品名就足以讓消費者產生好感。
“我們對國潮的思考和國潮文化的整體建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國潮已經作為一種文化態度和生活方式,融入大眾生活中。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國潮產品以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傳遞中國韻味,彰顯中國形象與品質力量?!睂τ趪钡奈磥?,尹元元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