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志吟
今年6月份,南方省份暴發的甲型H3N2流感,一度催生了流感疫苗接種需求,但呈現在流感疫苗上市企業半年報上,卻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有企業凈利潤大增11倍的,也有企業凈利潤反而出現虧損的。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業績分化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為1-4天,平均為2天。根據病毒核蛋白和基質蛋白,分為甲、乙、丙、丁四型。
我國地處北半球,流感疫情的暴發一般在每年的11月、12月以及來年的1月,但今年卻在6月就提前進入夏季流行高峰,包括廣東、江西、福建等在內多個南方省份紛紛發布了夏季流感預警。接種流感疫苗是保護易感人群最經濟高效的措施。
疫苗需要經過批簽發才能上市銷售,往年流感疫苗批簽發和銷售集中在下半年,今年受夏季流感流行影響,我國流感疫苗的批簽發也提前至5月。相對于往年秋季才開始當年度流感疫苗接種工作,今年6月份,南方部分省份也提前啟動流感疫苗接種工作,流感疫苗接種需求迎來一波小高峰。
但從流感疫苗上市企業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卻呈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具體以A股中華蘭疫苗、金迪克、百克生物三家流感疫苗企業為例,這些企業之間的業績分化嚴重。
其中,業績表現最為搶眼的是華蘭疫苗(301207.SZ),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1億元,同比增長96.25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8億元,同比增長11.28倍。
然而,金迪克(688670.SH)的業績卻出現虧損,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39.54萬元,同比下降48.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725.80萬元。
百克生物(688276.SH)業績則出現下滑,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1億元,同比下降24.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57.17萬元,降幅46.83%。
之所以華蘭疫苗業績大增,跟該公司流感疫苗搶先上市銷售有關,其他兩家公司疫苗上市的速度相比略慢。
華蘭疫苗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根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的監測數據,自2022年5月中旬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流感活動逐步呈現高發態勢,促進了公司流感疫苗銷售工作,公司于2022年5月下旬啟動了流感疫苗供應工作,并于2022年5月下旬取得首批流感疫苗批簽發。
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發布的生物制品批簽發數據,截至2022年6月底,華蘭流感疫苗四價流感疫苗共獲批簽發64個批次,其中成人劑型52個批次,兒童劑型12個批次,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批次數量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行業競爭激烈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變,傳播迅速,流感病毒毒株每年都可能出現變異,故每年均需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效期一年。流感疫苗企業需根據每年流感毒株流行情況選擇用于生產的毒株,企業生產流感疫苗所需的流感病毒毒株來自于世界衛生組織(WHO)管制實驗室。按照流感疫苗的生產工藝,國內流感疫苗生產企業通常在WHO推薦的當年冬季流感季節菌株宣布后(北半球通常在2月份)才能選擇相應流感毒株并制備疫苗,而從菌株接種、培養、純化、滅活、裂解到最終得到相應的流感疫苗,生產周期通常為6個月,即一般至8月才能完成第一批流感疫苗的生產。
有流感疫苗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一些流感疫苗企業的批簽發和銷售可以提前到5月、6月份,并非是廠家預判到了夏季的流感疫情,而更多是搶占到市場先機結果。
“流感疫苗的生產,一般需要等到WHO推薦的流行毒株公布之后才開始進行,但在當前流感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各個廠家都希望自家的疫苗可以早點生產和上市,因為越早上市的話,越有利于搶占市場先機。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排除有些企業會采取稍微激進的方式,即通過研判,如根據歷史規律推導或者南半球流行情況等,提前押注流行毒株并進行疫苗制備,這種押注帶有一定的風險,押不中的話,會導致提前生產的疫苗報廢,但押中的話,又可以提前搶占市場。”該企業人士說。
雖然今年上半年疫苗企業廠家業績分化嚴重,但市場仍看好下半年流感疫苗市場需求,多家券商認為流感疫苗疫苗企業業績的放量會集中在下半年。
如東海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今年秋冬出現流感流行風險偏高,預計各地疾控中心會加大流感疫苗的儲備量。
截至2022年8月11日,今年以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已批簽發的流感疫苗已達到了14款,囊括了三價滅活流感疫苗、三價減毒活疫苗、三價亞單位流感疫苗、四價滅活流感疫苗,涉及的廠家數量也超過8家,而每家企業究竟能夠爭奪多大的市場份額,依舊存在一些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