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艾琳
美聯儲激進加息疊加美股暴跌使美國IPO市場陷入僵局,總額接近歷史新低。IPO的中心已東移至亞洲,占全球總額的68%,而且今年中國境內市場的IPO放量明顯。
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主管金弘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2年全行業都面臨挑戰,整體投行業務收入以及資本市場的表現都是下滑的。截至8月,即使是在表現最好的中國市場,香港市場股權資本市場發行量同比下跌88%,A股市場下跌7%。不過他也表示,周期性的波動是正?,F象。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投行人士也對記者表示,中美此前就審計底稿達成協議是積極的跡象。據記者了解,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檢查小組的工作已經在9月開啟。未來中概股赴美上市有望邊際回暖,不過中國企業就上市地而言已經有了更多選擇。
市場失色,成長股遭遇殺估值
彭博數據顯示,今年亞洲地區的IPO籌集了1040億美元,占全球總額的68%。相比之下,美國僅占全球1530億美元IPO總額的14%,這是傳統上全球最繁忙的上市市場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要知道,在去年創紀錄的6570億美元IPO融資額中,超過一半來自美國。如今,由于對通脹的擔憂和波動性加劇使美股估值處于低位。
通常高增長的成長型企業會在年末主導IPO市場,而面臨不確定性,成長股今年遭遇殺估值,納斯達克指數上半年就一度暴跌近30%。這導致如今投資者傾向于避開這類IPO。
例如,不利的市場環境迫使備受期待的自動駕駛技術全球供應商Mobileye N.V.和美國領先的希臘酸奶品牌喬巴尼(Chobani Inc.)推遲上市計劃。截至上周,今年在紐約進行的IPO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只有私募股權投資公司TPG Inc.。
今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大幅加息225BP(基點)。本周四,美聯儲將舉行議息會議,大概率繼續加息75BP。高盛預計11月、12月還將分別加息50BP,這意味著年內聯邦基金利率將飆升到4%以上,這種快速的加息幅度是幾十年來未見的。標普500指數年內跌幅已經接近17%。
事實上,IPO市場的寒意早就已經傳到了PE、VC行業。某國際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消費行業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幾年,很多被市場炒作的公司估值難以持續,二級市場泡沫破滅的案例也不斷浮現,因此目前需要先冷靜下來。當下投資面臨兩大挑戰——首先就是退出機制,是否仍可以在A股、美股、港股退出。并購可能會加速,但誰會來買、估值如何?第二大挑戰就是估值。
“在殺估值的市場環境下,成長公司的估值很具有挑戰性,去年融資的公司獲得超高估值,但在今年估值調降的大環境下,如果創業者還要繼續融資,可能很快就會面臨Down Round(新一輪融資對公司的估值低于之前的估值)。但如果不愿意進行Down Round,同時公司資金又吃緊,消費者需求還開始下降,獲客成本又居高不下,這時企業就會面臨窘境。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新消費公司承壓?!彼Q,現在投資門檻將會大幅提高,不到最后一刻,投資人都在近乎瘋狂地對估值和交易條款進行協商,持有現金觀望是更好的選擇。
普華永道美國IPO服務主管戴維·埃思里奇(David Ethridge)表示:“人們都在說這是一種‘投降’狀態?!?/p>
此外,中美審計底稿的矛盾也導致大量中國IPO留白。截至8月,數據顯示,來自中國內地或香港的公司在美股市場僅籌集了6.36億美元,而一年前這一數字接近160億美元。這從某種程度也拖累了美國IPO市場的熱度。
全球IPO重心東移
事實上,面臨急劇調整的大環境,亞洲市場整體的融資量也在減少,但降幅小于歐美市場。
就股權資本市場發行量的同比變化而言,美國的數據從2021年的4301億美元暴跌84%至706億美元,英國則從438億美元暴跌71%至127億美元,新加坡市場的降幅為62%,而中國內地市場降幅僅為7%,從2021年的1145億美元降至1061億美元。此外,中國香港市場的融資量同比跌88%至116億美元,但內地市場的韌性彌補了離岸市場的低迷。
整體而言,在利率攀升和衰退風險上升的背景下,亞洲市場仍具韌性,中國企業的IPO仍在大量快速進行。金弘毅對記者表示,“可以看到除了中國境內以外,其他國際市場都是下滑比較大的,香港的下滑應該說有很大部分是因為國際因素?!?/p>
數據顯示,在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10宗上市交易中,有6宗來自A股和港股?!?022年,隨著全球應對通脹和全球緊張局勢,IPO規模的重心已東移?!备呤喼?除日本外)股票融資業務聯席主管王亞軍對媒體表示,“這種情況的連續性目前看來是可持續的,一些規??捎^的香港IPO可能在年底前考驗市場?!?/p>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A股仍主要由國內資金驅動,市場狀況相對穩定,今年亞洲一些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都放棄美國市場。中國移動和中海油通過在A股上市而獲得近140億美元的融資額。
事實上,盡管香港市場今年較為低迷,但2022年至今仍有不少標志性項目。2021年~2022年至今,按中國企業境外新股融資來排名,瑞銀位列國際投行之首。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朱正芹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在香港市場完成了17單項目,5單保薦項目的企業就包括中國中免、名創優品、快狗打車(GOGOX)、瑞爾齒科、創新奇智等,“儲備項目中還有好幾單非常優質的發行人。如果對比過去二十年,香港股權融資量今年的確非常低,但過去二十年香港經歷了4個周期,每一次都是有高有低,應該說周期性的波動性是正常現象?!?/p>
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選擇地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企業在境外上市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以倫敦交易所、瑞士交易所為主的歐洲市場已成了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新選項。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公告“中瑞通”的已經有8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健康元藥業、三一重工、國軒高科、樂普醫療、杉杉股份、科達制造、方大炭素、格林美。事實上,“滬倫通”規則在修訂后打通了歐洲多地交易所,越來越多中資企業開始關注赴歐發行GDR(全球存托憑證)的融資機會。今年2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并實施《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對2018年10月12日發布的規定進行了修訂。
朱正芹表示,瑞銀是明陽智能7.1億美元GDR發行的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我們把握住了公司A股股價的上行趨勢,并抓住監管批復后的第一發行窗口,最終將發行規模由5億美元提高至7億美元并推高發行價格,最終簿記獲得多倍認購,是2022年以來中資境外發行人中簿記質量最高的項目之一,其中有不少以主權基金及長線基金為主的大多數訂單?!?/p>
此外,中美審計底稿近期也出現了積極的進展,各界預計中概股赴美上市將逐步放量。多位外資投行人士此前對記者提及,相關互聯網企業對于中國的經濟、就業而言仍扮演關鍵角色。同時,美國上市門檻較低(低于香港)、流動性好,對于部分中國企業(尤其是高成長但仍未盈利的企業)是理想的上市融資地。
2022年8月26日晚間,中國證監會、財政部正式宣布與美國PCAOB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并明確將于近期啟動相關合作。PCAOB主席在聲明中表示,檢查小組將在9月中旬前完成準備工作。據記者了解,相關工作已經開啟。
投行、法律界人士普遍認為,此次中美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意義重大,暫時緩解了中概股危機。高偉紳律師行合伙人方劉向表示,“目前的協議是中美雙方在經過了艱難談判之后達成的折中方案,在具體實施細節上可能還是會存在分歧和爭議,比如審計具體操作過程,到底審計到什么程度。只能是發現什么問題再采取相應解決辦法。”
不過,中概股赴香港“二次上市”的步伐可能仍不會減慢。朱正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香港市場作為貼近中國內地很大的市場,是有明顯優勢的,無論從股權結構的分散、市場熟悉度?!紊鲜小内厔輰⒊掷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