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田忠方 孫燕
上周經歷大幅調整后,A股市場本周是否能企穩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短期快速調整過后,A股市場估值已偏低,存在左側配置機會,可逐步逢低布局。
中金公司表示,綜合當前情況,A股市場估值已經偏低,成交持續縮量,表明市場情緒也已經接近歷史區間的極致水平。疊加市場流動性條件也較為寬松,對市場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市場情緒指標已進入極端區域,如全A市盈率回落,隱含風險溢價上破歷史90分位線。隨著市場在底部企穩,可逐步逢低布局。
中信證券也指出,從市場節奏上來看,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合理,存在左側配置機會。
不過,中信證券強調,待10月份經濟、政策、盈利預期明朗,同時外部地緣擾動因素落地后,右側入場更為穩妥。
配置方面,成長板塊仍獲得了多家機構的青睞。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短期市場風格階段性均衡之后,由于新舊分化以及政策供給的根本性差異,加上博弈政策的投資者預期的落空,市場后續會向成長重新聚焦。
中信證券:當前市場存在左側配置機會
9月以來,海外快速加息預期持續升溫,貿易爭端擾動密集出現,增量資金有限,持倉結構失衡,激烈預期博弈加劇市場波動。
展望后市,雖然當前市場狀況優于4月,存在左側配置機會,但最穩妥的右側入場時機預計還在10月份。
從近期擾動因素來看,美國通脹超預期引發快速加息預期升溫,并加劇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貿易相關摩擦頻繁出現,引發投資者對外需穩定性的擔憂。
從股票市場流動性來看,增量資金流入繼續放緩,存量資金倉位仍保持中高水平,持倉結構依舊失衡,“熱切冷”仍在進行中,基于預期的博弈交易持續活躍,加劇市場波動。
從市場節奏上來看,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合理,絕對吸引力略遜于2018年末,存在左側配置機會,但在10月份經濟、政策、盈利預期明朗,同時外部地緣擾動因素落地后,右側入場更為穩妥。
配置上,建議投資者堅定“熱切冷”,重心繼續轉向部分前期偏冷門行業。
中金公司:A股估值已經偏低
展望后市,綜合當前情況,A股市場估值已經偏低,成交持續縮量表明市場情緒也已經接近歷史區間的極致水平。市場流動性條件也較為寬松,對市場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以低估值、高股息、與宏觀關聯度不高或景氣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領域為主。
其中,成長風格性價比在減弱,后續可能仍有波動,戰略性風格切換至成長的契機,需要關注海外通脹及穩增長等方面的進展。
中信建投證券:逢低布局
A股近期走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擾動,包括美國8月通脹數據超預期最終影響美債利率及人民幣匯率等。展望后市,市場情緒指標已進入極端區域,頂住恐慌情緒,可逐步逢低布局。
市場近期調整反映了對于外部事件的悲觀預期,但實際上中國近期經濟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信號。市場在底部企穩,熱度有待進一步回升。
展望未來,傾向于美國通脹處于溫和回落,而中國內需企穩,趨勢好于美國,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調整壓力有限。同時,全A市盈率回落,隱含風險溢價上破歷史90分位線,情緒指標進入極端區域。
配置方面,“大安全”是重要中期投資線索,如產業鏈安全、國防安全、科技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同時,四季度旺季仍有景氣向好預期的新能源領域優質公司,值得逢低加倉,如軍工、半導體設備與材料、農業、食品飲料、地產、儲能、風電、光伏等。
國泰君安證券:弱勢整理
展望后市,短期市場快速調整和風險釋放,或階段性反彈與休整,但在出現足夠扭轉經濟預期和風險偏好的邊際因素之前,A股市場以弱勢整理為主。
風格方面,短期市場風格階段性均衡之后,由于新舊分化以及政策供給的根本性差異,加上博弈政策的投資者預期的落空,市場后續會向成長重新聚焦。
配置方面,經濟預期下修,風險偏好下降,存量博弈的格局下,投資風格將更強調確定性,建議投資者核心圍繞“科技制造”和“能源保供”,聚焦關鍵技術核心攻關與能源安全。
其中,可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政策供給與發展勢能確定性更高的科技制造,如軍工、半導體、光伏、風電、通信、機械等。二是聚焦能源保供,掘金“源網荷儲”,如電力、煤炭、電網信息化、儲能等。三是穩增長的確定性,如基建等。
海通證券:調整已經步入尾聲
市場自7月5日就開始調整,指數跌幅已經較大。截至9月16日,上證50最大跌幅為13.1%,滬深300為13.2%,創業板指為18.0%。除了上證50,其他指數仍高于4月底的低點,但是各個指數的估值很多已經回到4月底的水平。
目前,部分投資者擔心市場還會創新低,但4月底的低點是反轉底,當前經濟狀況好于4月底,市場再創新低的概率很低。7月5日以來的下跌是4月底市場反轉之后的進二退一,目前這輪調整已經接近尾聲。借鑒前五次市場底部反轉的進二退一形態,即便走勢很弱的2018、2011、2008年,年內也有兩波機會。
展望后市,從景氣對比和穩增長政策力度分析,風格難大變,市場企穩路徑可能是價值搭臺、成長唱戲。行業層面,繼續看好高景氣成長,如新能源、數字經濟。近期成長板塊因海外政策變動而下跌較多,其實從行業基本面角度看,新能源、數字經濟這些成長性行業的高景氣仍在。
廣發證券:權益市場沒有大幅下行風險
上周多因素觸發波動,如海外“緊縮交易”,美國股債雙殺,美債10年期利率飆升逼近前高;美國《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RA)》法案、歐盟立法提案、歐洲限制電價,共同擾動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的外需預期;人民幣匯率貶值破7,外資連續3日凈流出等。
海外“緊縮+衰退”交易共振,A股處于“此消彼長”的波折期,但在表觀盈利底確立、國內寬貨幣、類資產荒的格局下,當前與1-4月的“慎思篤行”形似而神不似,維持權益市場沒有大幅下行風險的判斷。
展望后市,建議繼續利用波動平衡價值與成長:首先,可關注賠率較優,且勝率在改善的價值板塊,如地產龍頭、煤炭。其次,可關注中報景氣企穩及PPI-CPI傳導受益的家電、食品飲料。最后,可關注成長板塊以“盈利-久期收縮”框架衡量行業當下股價對于未來業績的透支程度已消化的細分方向,如光伏組件龍頭、風電、傳媒。
招商證券:目前正是低位建倉機遇
目前,國內融資結構正逐漸改善,基建投資大幅回升、制造業投資反彈,驅動國內經濟復蘇。而一旦宏觀經濟情況好轉,風險偏好提升,高增的居民存款可能轉化為投資,觸發“儲蓄溢出效應”,增加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且待美國通脹壓力得到顯著緩解,美債收益率加速回落將更有利于A股表現。
綜合評估經濟、流動性、估值、居民財富、行情演繹等因素,當前A股環境越來越像2012年底,有點像站在了2012年10-11月之間。參考2012年經驗,A股可能正在醞釀新一輪上行攻勢,盡管目前波動較大,但正好是低位建倉機遇。
展望后市,建議在原有景氣賽道新機車(新能源、智能車、通用機械)的基礎上,加倉銀房家(銀行、地產、家電、家居、建材),以使得持倉風格相對均衡,以應對可能的四季度風格切換。具體而言,基建施工鏈關注水泥、工程機械,地產竣工關注裝修建材、家電、家居、消費建材。此外,如果社融增速明顯回升,銀行保險、地產、白酒也可關注。
安信證券:震蕩休整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本周美元指數進一步上行,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率在 9 月 16 日均破“7”,全球市場均陷入下跌,尤其是中美兩國股指遭到重創。今年5-6月,同樣是在美聯儲加息、中美利差擴張和美元指數走高階段,當時A股上演了獨立行情。而當前來看,中美股市卻同步下跌。
當前A股的震蕩休整表象上是人民幣匯率和外資波動,核心是因為對于出口預期扭轉和對于房地產預期空間始終無法徹底打開,而人民幣在破7之后何時企穩成為A股的關鍵變量。
當前屬于防守反擊階段,10月中旬之前大盤價值或維持相對占優狀態,但不改高成長中小盤中期占優。展望后市,建議超配汽車(汽車零部件,例如電控電機)、以儲能為代表的綠電產業鏈、光伏、食品飲料、自主可控、家電、銀行、醫藥、農化等行業。
平安證券:市場預期尚未清晰
全球權益市場在美元流動性收緊、基本面預期以及海外風險事件的共同影響下均有所調整。國內經濟數據弱修復,8月社零和基建投資好轉,房地產投資仍在下降,出口同比增速明顯回落,復蘇過程仍有波折。
復盤近期市場走勢,本輪權益市場走勢自4月底以來大幅反彈,在7月初進入震蕩調整階段,調整已有兩月有余,估值分位已處于均值以下。當前市場的調整處于中后期,市場短期和長期的模糊預期會逐漸迎來修正。
具體而言,一方面是基本面走弱預期相對充分,地產持續弱勢,出口轉弱以及疫情多發的預期已經相對充分,國內經濟增長有波折但是復蘇周期的預期一定會來,政策應對方向也會逐漸清晰;另一方面是我國制造業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經濟轉型和能源轉型仍是大趨勢不變,短期沖擊不改行業長期景氣。
華西證券:市場性價比重新顯現
近期市場增量資金入市動能不足,存量博弈特征明顯。在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海外流動性緊縮擔憂等因素時,市場情緒面對利空信息反應敏感。
展望后市,經歷短期快速調整后,市場性價比重新顯現,從估值、風險溢價等指標來看,當前A股安全邊際較足。快跌后無需過于悲觀,國內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境對A股形成有利支撐。
展望后市,預計A股指數“向上有天花板,向下有支撐”為主要特征,可耐心靜待市場逐步企穩。
配置上,建議投資者均衡為主,聚焦3條主線:一是受益于“因城施策”的地產等;二是高景氣度的新能源、新能源車上下游產業鏈等;三是估值存在修復的白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