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出版人,我并不拒絕數字載體。出版業的功能是制作出好的內容、傳遞給讀者,永遠是內容為王。”日前造訪上海的法國巴黎書展主席孟泰屹(VINCENT MONTAGNE)在談及法國出版界如何應對數字時代時說。
當被記者問及中國作家在法國讀者中的知名度,以及每年有多少中國圖書被法國購買版權時,孟泰屹的回答顯得頗為踟躕。事實上,相比較世界其他國家,中國作品在法國的出版量仍顯弱小。“從2004年開始,大約有幾百種中國圖書被購買版權進入法國。”孟泰屹說,莫言、余華、池莉等中國作家在法國有一定的讀者。
創辦于1981年的巴黎書展是歐洲主要書展之一。今年的書展將于3月21日舉行,為期4天,將吸引3000多位法國作家參加,舉辦500多場活動。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上海將擔任書展主賓市。王安憶、金宇澄、路內、小白、畢飛宇等近20位中國作家將在巴黎書展上亮相,上海出版界還將在巴黎書展上組織一系列推介和讀書活動。
孟泰屹介紹,從1988年起巴黎書展每年都會邀請一個主賓國,2011年起設立主賓市。主賓國和主賓市的設立,讓被選國和城市的文學格外受法國人重視,有力促進了版權交易和作品的翻譯、推廣。
“我和許多法國人一樣,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中國的作家。這是一個發現的過程:讓世界重新發現中國的文化和作者。”
數字時代,人們用手指點擊、足不出戶就可以閱讀,為何還要舉辦大型書展?自2012年起任法國國家出版業聯合會主席的孟泰屹說:“書展最大的價值,是讓孩子們可以現場體驗閱讀的樂趣,這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孟泰屹認為,一些新媒體不尊重版權,才會對出版業造成威脅。他介紹說,法國正在制訂推動一項法案規范數字出版,其中包括全球首個針對數字書的合同,這份法案包括若干新規:作者去世后70年仍享有作品版權,這將擴大到電子出版領域;假如電子書出版兩年內不能給作者賺錢,作者有權終止原出版合同。孟泰屹說,對于在新媒體時代保護作者權益,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孟泰屹說,法國出版業有個美麗的“二八法則”:20%的暢銷書賺錢,用來養活整個出版產業。“暢銷書的義務,就是補貼那些有價值卻不賺錢的書。因為在法國人心目中,書不是商品,而是文化自由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