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中國,當務之急就是凝聚共識。
“凝聚共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最大公約數。”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孫業禮說,“中國夢就是這個最大公約數。”
猛藥去疴,從嚴治黨;勇涉險灘,深化改革;密織法網,完善法治……
站在兩年節點上回望,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上以非凡勇氣、堅定決心、不懈努力,指向一個清晰的理念和偉大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民族復興的時代旋律,激起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共鳴;中國夢這個大夢想,點燃了每個個體的夢想——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中國夢引領中國進入放飛夢想的時代,催生出13億人夢想的“核聚變”——
從上學就業到住房就醫,尊嚴的保證、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兩年來,億萬鮮活生動的夢想,使得當今中國充滿激情,充滿創新、創業、創造的活力。每個人實現夢想的努力,匯聚成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夢構建起與世界合作共贏的新平臺——
2014年歲末,一本以9種文字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行銷全球,引起強烈反響。
“我從中領略到習近平在治國理政上的冷靜思維和遠見卓識。”埃及前總理埃薩姆·謝拉夫評價。
“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201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烈宣示。
把人民放在心中,用夢想凝聚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執政理念,正煥發出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更加完整、總體思路日漸清晰
“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執政兩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全面”,勾勒出了一幅治國理政方略圖。
兩年多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接過歷史接力棒時,中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標,也是要求。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用“沒有……就沒有”句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與瓶頸。
兩年多來,從制定“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政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到繼續向貧困宣戰、向污染宣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注重問題導向,把解決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著力點,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決定性階段,關鍵還是要靠改革這個強大動力;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改革,亟待全面深化。
在職公務員數量約為700萬,126萬個各類事業單位在職人員3000多萬……
2014年末,從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對國務院相關報告的審議中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改革箭在弦上,養老保險“雙軌制”有望逐步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