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省AI聯動|古人眼中的世界VS鏡頭下的世界,你pick哪一個?
游名山川、吃團圓飯、看月兒圓、發朋友圈,已成為現代人過中秋的“基操”。而這背后,則是刻在國人骨子里的樂觀、仁孝品質,以及根植在中華文字里的浪漫分享欲。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文化習俗都有哪些?假如互…
來源:大眾新聞 時間:09-18 -
世界海拔最高北斗探空站建成啟用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李紅梅)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海拔4706米的西藏自治區班戈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于近日成功施放首個北斗導航探空氣球,標志著世界海拔最高的北斗探空高空氣象觀測站(以下簡稱“北斗探空…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09-18 -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有新進展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孫秀艷)近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會同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穩妥有序擴大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的通知》,明確2024年底前,所有統籌地區作為就醫地提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類…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09-18 -
北京開展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潘俊強)近日,依據《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工作,委托本市碳排放權交易機構北京綠色交易所具體實施,競價…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09-18 -
南水北調中線累計向天津調水超百億立方米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王浩、靳博)記者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水務局獲悉:截至9月10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天津市調水超100億立方米。天津市16個行政區中,15個用上了南水北調水,1300…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09-18 -
明年將開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劉志強)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開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是《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明確規定。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決定于2025年開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09-18 -
九一八!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93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中華民族開啟了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視頻:勿忘九一八:警鐘長鳴捍衛和平來源:中國新聞網那些苦難那些犧牲中國人民不能忘、不敢忘資料圖。…
來源:中新網微信公眾號 時間:09-18 -
西藏代表團參加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走筆
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西藏代表團參加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走筆9月16日,為期5天的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下帷幕,西藏代表團借助服貿會平臺,以…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時間:09-17 -
西藏自治區各地熱熱鬧鬧迎中秋
圖為在西藏牦牛博物館開展的“科學探索不停歇中秋暢游牦牛館”社教活動中,孩子們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記者唐斌攝圖為在拉薩市圖書館開展的“月滿中秋書香偕行”文化活動中,小朋友展示制作的月兔燈籠。記者白…
來源:西藏日報 時間:09-17 -
卓木拉日雪山下的一頓中秋團圓飯
帕里鎮位于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中東部,背靠卓木拉日雪山,平均海拔4360米。中秋前一天,帕里邊境派出所的民警旦增多吉和白瑪倉覺在廚房忙碌著,準備為派出所里的老民警和鎮上的群眾準備一頓特別的中秋團圓飯,感謝他…
來源:新華社 時間:09-17 -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運作三周年 規劃藍圖展開現實畫卷
央廣網北京9月17日消息(記者曲柏宇趙菁)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17日迎來揭牌運作三周年。三年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
來源:央廣網 時間:09-17 -
忠義天下 | 平遙武廟:與晉商信義精神共生共長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旭)古樸的石碑、古老的祠堂、莊嚴的屋宇……在山西平遙古城內書院街西口路北,平遙武廟“藏身”于此,與城墻、店鋪、街道、寺廟、民居等共同描繪出一幅動靜結合、歷久彌新的詩卷。古城一隅,文…
來源:黃河新聞網 時間:09-17 -
資訊有故事丨海外慶中秋活動創意滿滿 外國友人說“我知道了中國人為什么慶祝這個節日”
中秋節是中國的重要傳統節日。連日來,身在海外的中國人懷著濃濃的思鄉情,在世界多地舉辦風格多樣的文化活動,和當地民眾一同共賞圓月、品嘗月餅,感受著中國傳統團圓佳節的美好氛圍,喜迎別樣中秋。泰國朱拉隆功大…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時間:09-17 -
資訊有故事丨援外醫療隊員的中秋心愿:“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健康與希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在異國他鄉,中國援外醫療隊員們將團圓化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為當地患者送去健康與希望。第21批援佛得角中國醫療隊開展義診活動在非洲國家佛得角,中秋節前夕…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時間:09-17 -
中秋“團圓味”圈粉外籍學生 共享“鄉情鄉味”
央視網消息:秋澄萬里清,皎皎朗月明。9月17日是中秋節,賞月、觀燈、游園是自古以來的佳節美事。在全國各地,各具特色的傳統民俗也紛紛亮相,烘托出濃厚的節日氛圍。北京:中秋燈組慶佳節賞燈游園氛圍濃2024年中秋…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7 -
從2024年服貿會成績單聽“開放之聲”
全球服務、互惠共享。9月16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閉幕。本屆服貿會共達成近千項成果,線下參展企業國際化率超過20%。“永不落幕”的服貿會書寫開放合作的新篇章。這是9月12日拍攝的2024年服貿會國家會…
來源:新華社 時間:09-17 -
綜合消息丨月明人盡望 相聚話團圓——慶中秋節活動在全球多國舉辦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連日來,寓意著團圓、幸福、安康的中秋活動在世界多國舉辦,成為各國民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回家·團圓”2024年兩…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7 -
科普→150秒解鎖十五的月亮為何十六圓
央視網消息:每到中秋,我們總要抬頭看一看月亮。“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中描繪了農歷十五月亮圓滿、農歷二十月亮缺損的景象。中秋佳節,此時月亮看起來比平時更大更圓,也象征著團圓和美滿。2024年,中秋…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7 -
中秋假期迎來返程高峰 鐵路部門多措并舉保障旅客安全便利出行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喬雪峰)記者從國鐵集團獲悉,9月16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1萬人次,運輸安全平穩有序。9月17日,中秋假期最后一天,鐵路迎來返程客流高峰,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520萬人次,計劃加開旅…
來源:人民網 時間:09-17 -
文化中國行丨這22個關于中秋的字無人能懂 你要來挑戰嗎?
八月十五,月圓人好。史載古代帝王祭月的時間就是農歷八月十五,這個日子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這一天,因秋日清朗明凈,也幾乎是文人最愛寄情抒懷的日子。古人是怎么過中秋的?一起走進故宮博物院,去文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17 -
一塊月餅抵三碗飯?注意這幾點,更能吃出健康與美味!丨中秋節
月餅,中秋節里不可或缺的美好象征,你準備好迎接它的熱量挑戰了嗎?01月餅熱量大揭秘月餅,那可是個熱量“小巨人”!一塊100克的月餅,熱量輕松超過3碗米飯五仁、蛋黃、豆沙、棗泥……餡料不同,營養各異,但共同點…
來源:健康中國 時間:09-17 -
《新疆影像志》第十三輯 月亮代表我的心
2024年中秋前夕,新疆吐魯番市民阿依古麗·卡哈兒的月餅店格外火爆。憑著鉆研與巧手,她從模樣到口味全面“復刻”了從吐魯番出土的唐代“寶相花月餅”。雖然這款復刻月餅的口味有不少細節因為缺少資料,只能靠阿依古…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時間:09-17 -
熱鬧非凡 香港舉行“大坑舞火龍”活動慶中秋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在香港大坑,有著百余年歷史的傳統民俗活動“大坑舞火龍”16日起一連三天上演,為全城增添節日氣氛。總臺記者金東:我現在是在活動現場,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旁,這條火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17 -
8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近450萬人次 創全面通關以來單月新高
香港旅游業策略委員會16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會上,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今年8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數據接近450萬人次,同比上升逾9%,創去年2月全面通關以來的單月新高。今年前8個月共錄得超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17 -
馬耳他青年漢學家:翻譯《論語》 感悟中秋
中秋月、中國情,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在海外有很多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也和我們一起慶祝。馬耳他青年漢學家喬峰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文化。兩年前他首次將中國儒家經典《論語》翻譯成馬耳他語并出版。在他看來,中秋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17 -
云中錦書丨托馬斯·海貝勒:用田野調查研究的方法看中國
托馬斯·海貝勒,是一位致力于客觀呈現當代中國政治和社會、促進中德了解互信的德國學者。少年時,媽媽將一本世界地理書送給托馬斯·海貝勒作為生日禮物,正是這本書點燃了他對中國的向往。自1975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17 -
多國舉辦中秋慶祝活動 中外賓客齊聚感受濃厚節日氛圍
中秋佳節到來之際,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世界多國舉行,海外華人華僑和當地民眾共同感受了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近日舉辦“回家·團圓”2024年兩岸僑胞中秋歌會。僑胞們表示,每逢佳節倍思親,…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17 -
外賓點贊服貿會 送中秋祝福
2024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于9月12日至16日舉辦,讓我們聽聽外國嘉賓對于服貿會的評價,以及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如何?此外,今年的服貿會正值中秋假期,熱情的外國嘉賓也為大家送上了節日祝福,不要錯過結尾的…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