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意外地,曾經的百億房企恒盛地產控股有限公司(00845.hk,以下稱恒盛)的業績出現了大面積的下滑。
繼去年銷售額跌破百億元之后,恒盛的銷售疲軟態勢仍在延續,上半年的合約銷售收入再現大幅滑落。
業績下滑帶來的連鎖反應,則是恒盛愈發凸顯的資金壓力,其年內到期債務總額已經超過50億元,遠遠超過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余。
業績4年持續下滑
根據恒盛昨日晚間發布的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其錄得綜合銷售額23.46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6%。已交付面積由去年上半年的404453平方米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70097平方米,下降幅度達到57.9%。
同時,其上半年合約銷售額為19.11億元,同比減少52.8%。合約銷售面積124542平方米,同比減少63.8%。股東利潤從去年同期的盈利2.25億元滑落至今年虧損2.21億元。
恒盛在2013年年報中提及,預計今年公司會有22個項目的物業推出市場,可供出售的樓面面積達到160萬平方米,以此計算,恒盛目前的去化率,仍不足1成。
將恒盛與多家已經公布了半年業績的房企進行橫向比較,其業績下滑幅度依然名列前茅。
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中旬,在全國30家公布了半年銷售業績的房企當中,恒盛銷售業績52.8%的下滑幅度僅次于瑞安房地產,瑞安房地產上半年僅完成該公司年度目標的21.68%。
實際上,恒盛并不是首次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
人民網記者從恒盛近年來披露的財務數據了解到,從2010年至今,其合約銷售額整體呈現出下滑的狀態。據恒盛年報,其2010-2013年的合約銷售額分別為126.8億元、133.2億元、109.3億元、73.11億元。已經連續4年,恒盛都未完成最初的銷售目標。
業績的逐年下滑,也倒逼恒盛嘗試做出改變,但結果顯然并未如愿。
去年11月,恒盛大股東張志熔計劃以每股1.8港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但在隨后的法庭投票環節,出席法院會議的眾多小股東卻投下反對票,最終其私有化計劃未獲通過。按規定,此次未能在法院會議上獲得通過意味著恒盛在一年內將不可重提私有化。恒盛復牌后股價當天下跌近30%。
私有化失敗后不久,恒盛即宣布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劉寧及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姜永進離職的消息,公司方面澄清上述兩人離職與私有化計劃失敗無關,但這并沒有扭轉市場對公司前景的悲觀看法,恒盛的股價在高層人事動蕩發生后一日跌去了7.4%。
業內認為,恒盛業績的持續下滑,或在于其過于集中的項目布局以及滯后于市場的定價策略。
“恒盛地產的管理層不愿大力促銷優質項目,但又不能快速處理缺乏吸引力的項目,導致跌入慢周轉的陷阱。建筑進度慢、投資者信心消失和融資難度增加形成了惡性循環。”一位了解恒盛的分析人士解釋。
對于業績的連續下滑,恒盛在2013年年報和2014年中期報告中均表示,集團的新推項目較少以及多個項目建筑工期的延遲,是導致其銷售下滑的主要原因。
年內需償還50億
銷售業績的大幅下滑,則給恒盛帶來巨大的資金包袱。其資本負債率,已經從去年末的87.4%飆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07.1%。
更大的現金流壓力,來自于恒盛今年需要償還的短期債務。根據中報,其年內到期的借款金額達到50.08億元,但其現金及銀行結余僅為16.67億元,比去年末的29.53億元下降43.55%。這也意味著,恒盛的現金結余,仍不足以支付其年內需要償付的短期債務。
此外,上半年恒盛的債務總額從去年末的190.85億元增加到211.82億元,增長11%。其中就包括今年5月份與中融信托成立的信托計劃。根據合作協議,中融信托將成立信托計劃為恒盛全資子公司上海恒申籌集不超過7億元的資金。
“恒盛的資金鏈近幾年均較為緊張,企業在港上市成功后,贏得了投資行業認可,融得了部分資金,前期拿地較為積極,導致大部分資金沉淀在土地上,后期項目開發資金較為緊張。公司領導人出現事故后,企業難以贏得投資人信任,不惜采用高利貸融資,無疑推高了融資成本。”中投顧問房地產行業研究員殷旭飛表示。
中報數據顯示,恒盛今年的融資成本為12.31億元,主要包括銀行借款利息以及2015和2018年到期的優先票據所支付的利息。
房地產分析人士嚴躍進也表示,恒盛的土地儲備比較大,所以對項目的運營資金需求比較大,從而會依賴包括短期借款在內的各類融資方式。
推高的償還金額,也讓國際評級機構對恒盛的流動性表示擔憂。
穆迪高級分析師何卓榮稱:“恒盛今年迄今為止的合約銷售額低于穆迪的預期,反映了其流動性和再融資風險加劇。”其表示,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下降對恒盛償還債務的能力進一步形成挑戰。
穆迪在報告中稱,恒盛上半年的合約銷售業績極弱,對其具有負面信用影響。如果未來幾個月恒盛的合約銷售情況沒有顯著改善,穆迪將會重新評估恒盛Caa1的公司家族評級和Caa2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這些評級的展望現在仍為負面。
標準普爾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稱,由于執行緩慢,銷售遲滯和短期債務顯著,恒盛的財務表現可能會維持疲弱,這些因素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恒盛地產的流動性。
標準普爾認為,由于恒盛高度依賴新的借款來償付短期債務,該公司將很容易受到信貸狀況收緊的沖擊。并表示,由于銷售不佳,債務上升和利潤率下降,恒盛地產的資本結構和現金流覆蓋率繼過去兩年的惡化后,未來一年內仍將疲弱。因此標準普爾將恒盛的財務風險評估為“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