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國際青年公寓”恐怕沒有想到,如今它會如此受關注并對樓市帶來不小的影響。正如小米手機帶來的互聯網思維,小米式公寓倡導的理念已經為未來剛需樓盤、青年人居住社區提供了啟示。
目前,在成都出現的藍光COCO自助公寓、綠地GIC·成都中央廣場、中信城·云特區、嘉年華·青年城SMART公寓、樂彩城、華潤國際社區等項目紛紛打出社交、互動、智能、人性化等諸多創新功能,這些正是青年人居住需求的發展趨勢,未來剛需住宅輪廓初現。
成都版“小米公寓”
家里的書房可以不要了,直接改成兒童房或客房,小區給你配一間豪華辦公室,工作沒做完回家在小區公共辦公室接著干;你不用在廚房忙活了,小區內的中央廚房每天準時開飯;下班了就到社區BAR、圖書館來喝兩杯,和鄰居看看書、聊聊天……別以為這是雷軍的小米公寓,日前亮相的中信城·云特區為年輕人展現了不可思議的功能。
中信地產營銷總監程婧婧表示,中信城·云特區不僅僅是住宅社區,這里還是年輕人的創業基地、社交平臺。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8月藍光就宣布打造成都首個真正意義上的互聯智能社區。“相較之前推出的COCO系列,以樂彩城為代表的彩系列將全面連通互聯網。入住的業主,如果以后在炒菜中遭遇沒有醬油的情況,直接在手機上購買,然后打開電視休息兩分鐘,等著商家將醬油送上門。”藍光相關人士如是形容藍光打造的未來社區。
綠地集團在2013年就提出云社區概念,今年打造的綠地GIC·成都中央廣場更是提出亞洲首席全智慧生態國際社區,打造24小時商店和街區,RFID遠程識別系統使門禁可自動開啟,公共區域全WiFi覆蓋,手機加油站隨時隨地可充電。
此外,上月亮相的嘉年華·青年城SMART公寓配置同樣不低,歐尚、電影院、莎瑪酒店、風情商業步行街、青年食堂、電子閱覽室等一應俱全。“這就是年輕人之家,青年食堂、電子閱覽室等功能的規劃,就是希望為年輕人營造更貼切而舒適的生活方式。”嘉年華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未來住宅生態鏈待完善
繼“57平方米套三”、“小三房”浪潮之后,今年陸續上市的創新公寓標志著品質剛需進入3.0版本,面向青年人的住宅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其中,藍光“生活家系統”、中信城等項目均推出社區APP,所有物業服務未來都將在手機上解決,小區內還規劃了“4點半學校”、社區全免費WiFi覆蓋等。以COCO金沙為代表的“藍光生活家系統”配備了健康服務中心、親子兒童中心、家居服務中心等更多人性化功能。近期,華潤專為青年首次置業打造的“千尺豪宅”華潤國際社區所倡導一步到位的青年置業觀念,也是市場關注的熱點。
短短三年時間,成都剛需樓盤已經走過了兩個時代。第一個時代完全是“以小取勝”、低價取勝,但交房之后局促的空間嚴重限制了生活品質。進入第二個時代之后,小戶型樓盤的面積尺度得到重新重視,戶型功能不再一味“貪小求全”,空間面積開始回歸理性。今年開始,大量新建樓盤在第二代品質剛需樓盤上再次獲得超越,在全面突破傳統“小三房”的戶型局限之后,進一步將社區硬件功能配置、軟性服務通盤考慮到住區打造中,突破性地引入諸多為青年人量身定制的社區功能。
毫無疑問,科技住宅、智能住宅將是未來品質剛需樓盤的發展方向。但有地產資深人士提出質疑,所謂的未來住宅存在兩個誤區:一是功能一定要是以人為本,不能僅僅是噱頭,華而不實;二是社區服務功能重在落地,不能讓理念停留在空中。
“目前有開發商提出未來住宅理念,不排除開發商為了銷售樓盤制造炒作。”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住宅的開發還將基于整個智能住宅軟硬件產業鏈的成熟,包含智能家居硬件制造、社區電商服務平臺、物業管理軟件平臺、社區商家、物業管理公司等諸多環節。要形成完整的未來住宅生態鏈,整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每經記者 李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