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指出,門頭溝區域應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資料圖片
11月18日,門頭溝土地拍賣中出現高達3.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這意味著在這曾經的非傳統熱點區域,未來將出現6萬元以上的房價。
在11月20日電建地產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瀧悅長安區域價值發展專題論壇”上,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章惠生、中國房地產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秘書長朱彩清、北京房產協會秘書長陳志、電建地產華北區域總經理朱成林共同解讀了京西土地熱潮背后的區域價值。
資源稀缺致門頭溝地熱
據悉,目前門頭溝區域項目售價普遍在3萬-4萬元/平方米,2013年—2015年的9月前,門頭溝的土地價格穩定在2.4萬-2.5萬元/平方米之間,11月門頭溝拍出了3.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后,刷新了開發企業、購房者對門頭溝的新認知,預計未來區域的銷售價格將達到6萬元/平方米。
“門頭溝土地拍出較高的價格,一方面和北京土地供應稀缺、整體土地市場熱度高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門頭溝本身具有區位、生態和環境資源優勢”。北京房產協會秘書長陳志在論壇上如是說。
陳志表示,這幾年北京土地供應在不斷減少,住宅供應的總量也在減少,而其中60%以上的土地還要用于保障房和自住型商品房的建設。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只要不想出局就必須積極拿地,今年房企為了爭奪一些優質住宅用地,不惜大幅提高地價;而在購房者日益關注健康的背景下,保持好生態和居住平衡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門頭溝稀缺的生態優勢、穩定的市場成交量都吸引了開發商進駐。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章惠生則認為,從北京整體城市發展的角度看,位于京西的門頭溝土地資源有限,很難外擴,全區僅有1.5%約二十多平方公里是平地,可用于住宅開發,因此區域的新增住宅用地有一定的稀缺性。
配套完善帶來進一步區域利好
在談到門頭溝區域的價值在最近兩年為何會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時,參會專家普遍認同:土地的稀缺性是造成近兩年來門頭溝地塊價格快速上升的原因。此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區域自然環境優良以及區域配套進一步完善。
陳志認為,門頭溝區域本身有的生態資源是居住的天然要素,“現在很多樓盤在高端化了之后,都要進行技術性的改造,比如改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等。而門頭溝區域的自然環境則是北京城里面所不具備的。”
其次,區域配套不斷完善也為門頭溝的區域價值帶來了提升。業內人士指出,從生活角度講,這個區域比城區,甚至比東邊的很多豪宅區的條件都優厚。
電建地產華北區域總經理朱成林表示:“人們置業主要還是需要考慮兩個因素,第一需要城市文明給我們帶來的教育、醫療、餐飲、娛樂等配套。第二,就是需要考慮出行問題。像我們瀧悅長安項目所在區域,目前就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生態環境,2016年地鐵S1號線通車、2017年長安街打通之后這一區域的升值潛力將進一步增長。”
此外,一些參會嘉賓也對門頭溝區域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中國房地產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秘書長朱彩清就認為,門頭溝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該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章惠生也表示,門頭溝一方面需要在山地旅游業開發方面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人才引進工作。這樣才能使得區域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采寫/新京報記者 陳禹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