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氣溫轉暖,紫外線防曬衣越來越受到時尚一族的青睞。但專家表示,市面上的防曬服良莠不齊,混淆概念者甚多,市民需謹慎購買。
昨日,筆者走訪我市各大服裝賣場發現,防曬服隨處可見,商場、精品店、戶外服裝店、批發市場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看似輕便的防曬服,價格卻相差很大,從三四十元到上千元一件不等。樣式也五花八門,有的面料光滑,類似防雨布,有的接近普通棉T恤。此外,材質也同樣五花八門,有標天然蠶絲的,還有標注聚酯纖維的。據某商場店員介紹,雖說商場防曬服種類甚多,但是500元以下的防曬服銷量最好,千元以上的防曬服卻鮮有人問津。但當筆者詢問其防曬效果時,許多店員都含糊其辭,一位店員說:“效果肯定有,不然不能賣出去這么多件,頂著大太陽,穿肯定比不穿強。”
根據國家《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所有的防紫外線產品都應該在產品標簽上標有標準的編號和upf值,30+或者50+才具備標準的防曬效果。此外,還應注明產品在長期使用或在拉伸潮濕的情況下,該產品防護性能可能減少的標識。對此專家表示,消費者在購買時應仔細查看服裝的標識,確定有防曬效果后,再進行購買,以免買到高價的“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