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特派記者/洪奕宜)大醫院看病難,醫生壓力大,醫生工作積極性不高怎么辦?記者8日獲悉,民進中央向大會遞交的提案開出“藥方”,建議推動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民進中央在調查中發現,因為績效工資體系設計不夠科學,導致公立醫院醫生收入不盡合理。由于目前考核體系中基本工資占比很小,導致新畢業的醫學生、年輕醫生收入很低。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畢業的研究生、本科生中,醫學類畢業生的平均薪酬均為最低,分別為4127元/月和2836元/月,分別比同期畢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平均就業薪酬低19.82%和9.88%。畢業研究生平均初次就業薪酬最低的專業是臨床醫學博士,為2100元/月。平均月薪最低的前20個研究生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占了13個。醫學檢驗專業是本科畢業生平均初次就業薪酬排名倒數第二的專業,僅為2515元/月。平均月薪最低的前20個本科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占了12個。
“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是醫療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必須在全面深化醫改的大背景下統籌進行,孤立地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難出成效。”提案認為,要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
民進中央在調查中還發現,目前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呈現基本工資、津貼與績效獎金倒掛的局面。“基本工資加津貼只占薪酬的30%,而績效獎金占到70%。”這種倒掛的局面是導致醫生工作壓力大、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造成新畢業醫學生、青年醫生收入過低,積極性不高,最終導致人才流失。
“現在最應該扭轉的正是這種倒掛現象。”民進中央建議,要將公立醫院醫生的基本工資加津貼的比例增加至60%以上,而將績效獎金降至40%以下,盡量降低醫生收入與績效掛鉤的程度。唯有如此,才能更加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增強醫生隊伍的穩定性,使醫生更專注于看病而非工作績效獎金。
民進中央還提出,要繼續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和資金配備,大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水平,使群眾能夠放心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同時,建立嚴格的轉診制度,按照醫務人員自身的職級、能力和貢獻來確定薪酬水平,并且適當向基層傾斜,破解在大醫院掙得多、在基層醫院掙得少的問題,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