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 記者胡芳報道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韋飛燕向記者澄清,“90%的藥品都可降價50%”是誤讀。“90%的藥品”,專指在醫院銷售的藥品品種和耗材;藥品和耗材“可降價50%”,建立在政府實施全國一盤棋的“量價”談判,給予生產企業一定“量”的承諾,讓生產企業評估后自愿降價的基礎上。
3月8日,某媒體一篇題為《90%的藥品有50%的降價空間:兩會代表為降低虛高藥價支招》的文章將韋飛燕代表推到風口浪尖。在文中,韋飛燕代表語出驚人:90%以上的藥品都可降價50%。
“實際上我在今年‘兩會’上提出的是一個系統的醫改方案。”韋飛燕代表說。在這個題為“關于破除醫院掙錢機制和藥品耗材價格虛高的建議”中,韋飛燕代表指出,我國當前醫改首要問題是要破解公立醫院的創收營利機制,同時降低虛高藥價、耗材價格。
在建議中,她提出的具體解決方案包括:醫改應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全國一盤棋全面推開。醫保藥品和基本藥物、耗材由國家層面指定醫保支付機構與生產廠家(包括進口藥)做“量價”談判、全國統購,生產企業經評估后自愿降價。
她說,醫改必須與破解公立醫院的盈利性機制同步進行。公立醫院實施收支兩條線,其在職員工的工資和福利由財政全額撥款。大幅度提高診療服務收費,如掛號費、手術費、處置費等。同時,建立醫生掛號費提成機制,建立患者對醫院和醫生的公開評價機制。將部分掛號費納入醫保報銷,越基層醫院報銷比例越高。
韋飛燕代表認為,應保留部分現有三甲公立醫院,實施完全的非營利、公益性。其余的三甲醫院讓社會資本參與改制,允許其成為營利性醫院,同時,鼓勵和推動醫療商業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