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今年將啟動總部大樓等多項工程的建設。圖為粵澳中醫藥產業園規劃展廳。王榮 攝
辦公樓實驗室宿舍樓明年使用
經過4年多的醞釀設計,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整體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已經清晰。據介紹,產業園將以“綠色,智慧”的理念為指導,打造國際級中醫藥質控基地和國際健康產業交流平臺,建成以健康精品開發為導向,集中醫醫療、養生保健、科技轉化、會展物流于一體,功能相對完善的國際中醫科技產業基地,以及綠色道地藥材和名優健康精品的國際交易平臺。
其中,作為園區平臺打造的重要載體,總部大樓、GMP中試車間大樓、綜合科研服務大樓的工程設計已經完成。
據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上述三棟大樓將于7月全面施工,園區道路及基礎配套工程亦將于本月啟動,產業園前期發展中心第二期的建設工程也將在7月竣工并隨即投入使用。
根據方案,在工程施工方面,產業園區地基處理已完成80%,將于今年9月份完工。而園區道路及管線工程的一期工程則在今年底基本完成。GMP中試車間大樓爭取于本年底完成結構及外立面的施工建設,總部大樓在今年底前完成基礎施工。
此外,方案還明確要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園區1棟辦公樓、1棟實驗室、1棟宿舍樓的建設并交付使用,為入園企業提供辦公、科學研究、員工配套等服務。珠澳兩地也將在橫琴自貿試驗區建設珠澳合作機制的框架下,設立專項工作組,加強合作和協調,妥善解決產業園開發建設中的各類問題。
鼓勵粵澳金融機構設中醫藥產業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提出,將加快醫藥平臺建設,建立產業扶持基金。鼓勵粵澳金融機構聯合在橫琴新區設立澳門產業多元化基金和中醫藥產業基金,為企業搭建投融資平臺。“特別對取得良好發展成效的企業可采用股權投資、財政資助、貸款貼息等方式進行扶持。”
除了金融扶持政策以外,對產業園中醫藥企業的孵化也是政策推動的重點。兩個多月前,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到產業園調研考察時指出,要鼓勵園區通過孵化小型企業,吸引大型企業,以“小手拉大手”的合作模式,帶動澳門企業發展。
方案也對園區孵化做了明確定位,要以“創意、創新、創業”為主導思想,遵循基礎設施建設和軟環境建設并重的方向,完善孵化基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園區企業孵化發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孵化器可持續發展,以達到幫助新興的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據統計,目前已有30家企業進駐產業園商業孵化中心,這批企業將很快能享受到園區的孵化扶持。按照方案,入園企業可享受橫琴新區各項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及各項人才創新創業支持政策,以及工商注冊、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等“一站式”商務服務。未來,園區建設完善后還將為入園企業提供辦公、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辦公及配套場所。
方案還強調,產業園將加強與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中醫藥大學等機構合作,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科技資源聚集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