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坐月子”常要求靜養,多臥床。(Gettyimages供圖,圖文無關)

西方沒有坐月子一說,凱特王妃生完小公主當天下午就在醫院外亮相。(新華社供圖)
專家提醒:五種常見“月子病”不得不防,既要與時俱進也要考慮東西方人的體質差異,不可盲目效仿
近日,上海一產婦高溫天“捂月子”導致中暑身亡。據報道,這已是上海今年發生的第二起產婦因坐月子導致死亡的事件,引發人們對“中式坐月子”的批判和反思。作為“西式不坐月子”的最著名代言人,英國凱特王妃今年生二胎后的做派又被網友翻了出來作為對比:分娩九個小時后,凱特王妃便身著連衣裙在醫院外亮相,比生第一胎后面對公眾的時間還要提早18個小時。
中式月子有哪些弊病?西式月子是否水土不服?究竟有無必要“坐月子”?廣州日報記者特意采訪了兩位產科專家和兩位資深媽咪,她們的觀點或許能給孕產婦一些啟發。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李映桃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產科主任高羽副教授
文/廣州日報記者任珊珊、黃蓉芳 通訊員王萍、簡文楊
中式月子
正方VS反方
正方:坐好月子等于女人第二次投胎
“我很后悔沒有完整地坐一回月子。”35歲的職業女性阿葉曾經是西式月子的擁躉,原本打算一天月子都不坐,但家人警告她“不坐月子,以后會落下腰腿痛的毛病”,于是她被迫做了妥協。不過,固執的她依舊在順產后第二天下地運動,第三天用“百沸水”(燒開后的溫水)煮生姜水洗頭,從此開始每天洗澡。第五天她心血來潮,把臥室的地面拖了一遍。第十天起,每天到樓下散步。產后半個月,她如常打開筆記本電腦,每天處理公司發來的電郵,用手機拍照,發朋友圈展示寶寶的變化。剛出月子,她就踩著高跟鞋,去商場的母嬰專柜血拼,還吃了垂涎已久的冰淇淋。
原本阿葉為自己的特立獨行而深感自豪。然而,三個月后,她的腰背果然如家人警告的那樣出現了問題。這時她才感到后悔,覺得腰背痛和自己沒有坐好月子有關。“我媽說,坐月子就像女人第二次投胎。中國人沒有西方人體質強健,我產前運動儲備不夠,產后又沒有休息好,生硬照搬西方人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阿葉說,現在她經常拿自己作為反面例子,告誡備孕的小姐妹要遵循傳統,坐好月子。
反方:坐月子憋出了抑郁癥
明敏(化名)剛剛從產后抑郁癥里走出來。她覺得自己是被坐月子憋出了情緒問題。“老公只陪了我15天,月子里主要是婆婆和媽媽照顧,完全沒有自主意志可言。”明敏說,月子里她被媽媽嚴令不準下床,不能洗頭,窗戶每天只能在早晚各開15分鐘通風,其他時間都會關得嚴嚴的,當時是9月,廣州的天氣依然炎熱,但她不能開空調,只準用扇子降溫。
月子里,明敏共吃掉200只雞蛋,每天一只雞,各種“催奶圣品”輪番轟炸。出月子時,她的體重比產前還要飆升3公斤。每天吃這么多肥膩食物,婆婆卻不準她刷牙。在她的爭取下,才用上了所謂的“孕婦牙刷”。“其實就是用沾了鹽的紗布代替牙刷,清潔力根本不夠。”果然,一出月子,牙周病就找上門來。
更讓明敏無法忍受的是,她被剝奪了刷手機、看電視的權利。“據說電子產品會傷害眼睛。我煩悶的時候無法發泄情緒,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覺得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寶寶。”明敏認為,傳統的“坐月子”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應該摒棄。
專家提醒:
五種“月子病”不得不防
月子究竟要不要坐?對于這個問題,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產科主任高羽認為,中式月子確有弊病,但并非一無是處。同樣的,不考慮人種體質的差異、完全照搬西方人的做法也是不對的。
實際上,西方人不坐月子,但并非不重視產褥期保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李映桃介紹,月子期是指從胎盤娩出到產婦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復或接近妊娠前狀態的一段時間,一般定為分娩后到產后6周。處于月子期的產婦,由于抵抗力相對較差,很容易出現以下六種疾病,產婦要注意預防。
1.便秘:需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進行適度鍛煉,促進消化,同時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2.感染:務必注意衛生、加強營養;避免盆浴;尤其要注意的是,產后2個月內,避免過性生活。
3.尿潴留:經常發生在產后4~6小時,最合適的方法是鼓勵產婦產后及早排小便一次。
4.中暑:由于傳統觀念影響,很多產婦在月子期通常閉門不出,在炎熱的夏季極易造成產后中暑。事實上,月子期保持室溫在26℃~28℃最為適宜。
5.晚期產后出血:當產婦出血淋漓不止或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惡露超過2~3周未凈時,應到醫院就診,以免出現意外。
產后飲食:
每日遵循“九個一”標準
“許多人以為,吃得多,奶水就足,這是片面的理解。奶水多少與進補沒有直接關系,反而與早哺乳、正確哺乳有關。”高羽指出,產后胃腸道功能有一個調整的過程,月子期和出月子時還是別挑戰生冷食物。產后補充營養要適度,像明敏那樣月子里吃掉200個雞蛋,大量進補會加重消化系統和腎臟的負擔。“我國城市居民很少出現明顯的營養不良,多吃還會加劇營養過剩,對產婦的心血管問題造成負擔,甚至增加血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李映桃說,產后營養補充最好遵循“九個一”標準,既能保證充足的奶量,也能盡量不增重。
1.一至二杯合適的奶制品(250~500ml)
2.一份糧食(500g)粗細搭配
3.一斤蔬菜(500g綠葉)
4.一至二個水果(100g)
5.一百克豆制品
6.一百克肉類(無腿>兩條腿>四條腿)
7.一個雞蛋
8.一定量的調味品 (油25g、鹽6g、不用或少用糖)
9.一定的飲水量(2000毫升,6~8杯)
警惕中式坐月子四大誤區
誤區1:不能吹風扇和空調?
“在傳統觀念中,坐月子有著諸多講究,根據亞洲人的體質,有的講究是合理的,但有的講究并不科學。”李映桃說,關于坐月子的第一大誤區就是“捂”。
“傳統觀念是,坐月子不能吹風,因此很多人在月子期間閉門不開,與風扇和空調相隔絕,使得整個房間悶熱不堪。”李映桃說,事實上,炎熱的夏天,普通人都不得不躲進空調房納涼,更不用說抵抗力更弱的母嬰了。如果固守這種老觀念,很可能導致母嬰中暑,造成“捂月子捂出人命”的慘劇。
“產婦在月子期間同樣可以吹風扇、嘆空調,室溫在26℃~28℃之間最為合適。但是,不要蠻干。”高羽指出,產后雌激素水平大量下降,血管擴張,抵抗力下降,比普通人更容易著涼感冒。因此,要注意吹風扇和空調時,盡量把風速調低,避免直吹。也可以打開客廳或其他房間的空調,由其他房間的低溫傳導到產婦房間。同時,產婦要穿上棉質的長衣長褲,以避免出現關節酸痛不適。
“使用空調的同時,還要避免閉門不開。”李映桃說,可選擇早晨或太陽落山之后,不定時打開門窗通風,保持產婦房間清潔衛生,避免滋生過多細菌。此外,盡量別接受感冒的親友探訪。
誤區2:不能洗頭、洗澡、刷牙?
李映桃說,傳統觀念認為,洗澡會使寒氣進入產婦體內,“月子病”影響終生。“但這些習慣,在現代醫學觀念里面,顯然是不科學的。”
洗澡:在生產形成的傷口愈合之后,產婦即可用熱水洗澡了。剖腹產產婦應比順產產婦晚幾天洗澡。但傷口愈合之前,可以用溫水擦洗除傷口以外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產婦洗澡應以淋浴為佳,產婦抵抗力較差,盆浴很容易引起細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癥。”
洗頭:產后一周內就可以洗頭了,只要及時擦干頭發或用電吹風吹干頭發,就不會影響健康。反倒是一個月不洗頭,頭發異味和頭皮細菌會對寶寶的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刷牙:坐月子期間,為了補充營養,產婦一般會進食高蛋白食物,并會增加進食次數和進食量,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極易滋生細菌,發生口腔疾病。所以刷牙是必不可少的,早晚及飯后用軟毛刷溫水刷牙,有助于消除細菌,保持口腔衛生。
誤區3:不能下床活動?
李映桃說,很多人都以為坐月子要靜養,不能下床活動。其實不然,由于女性產后血液處在高凝狀態,長期臥床很容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甚至引發肺栓塞,導致猝死。“產后靜脈血栓形成的幾率在產后6周風險增加60~80倍,而產后一周內則增加100倍。”她說,而適度的運動對產婦術后的恢復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既促進傷口愈合,也對骨關節和盆底的康復有益。
誤區4:不能看電視電腦?
李映桃說,無論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在分娩后一段時間內,產婦的視網膜的確會出現水腫的情況,這時看電視會讓視網膜受到刺激,容易疲勞和頭暈,對眼睛健康不利。因此,一定要等約3~7天視網膜水腫消失了以后,再看電視和電腦。
“但是,也并不是說整個月子期都不能看電視和電腦。”她說,在月子后半期,適量的使用電視或電腦可以幫助產婦恢復心理狀態,保持愉悅心情。但要注意別看太久,以免眼睛疲勞。“每天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每次30~60分鐘后必須適當休息一下。”
西式也有誤區:
踩高跟鞋加重腰背勞損
仿效“西式不坐月子”,要考慮人種體質的差異,根據自己在備孕前和妊娠期的體能儲備量力而為。例如孕前和孕期運動量較少的辦公室一族,產后運動不宜盲目,要掌握好時間和運動量。
別以為“西式不坐月子”就完美無缺。高羽指出,一些女明星為公眾做出了錯誤的示范,最突出的一點是在孕期和產后穿著高跟鞋。“懷孕中晚期,由于重心前移,孕產婦的脊柱保持前傾姿勢,椎體、韌帶和肌肉組織都承受了高壓力。”高羽指出,產后穿著高跟鞋,會令腰背部的肌肉更加辛苦。
作為公眾人物,女明星為保持優雅形象,穿著高跟鞋亮相臺前不過短短幾十分鐘,下臺后一般有專業的康復理療人員跟進,對自身的影響不大。如果普通人盲目效仿,很有可能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