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劉姍姍)退休后天天打麻將,屁股竟坐出橘子般大的硬疙瘩,即便如此,“麻將迷”陳爹爹還是雷打不動,在凳子上墊個軟墊繼續打牌。沒想到幾天后,屁股就疼得不敢挨凳子,讓他整日坐臥不安。
蔡甸的陳爹爹今年72歲,年輕時由于過度勞累落下了病根,身體特別瘦弱。退休后為了打發時間,他便迷上了打麻將,從中午吃完飯到晚上一直泡在牌桌上。
兩個月前天氣比較炎熱,陳爹爹打了一天的麻將后,感覺屁股都是燒的,伸手一摸,發現屁股兩邊各有“鵪鶉蛋”大的疙瘩。由于當時不痛不癢,爹爹也沒在意。哪知道,近一個月來,右邊屁股上的疙瘩逐漸變大,還有輕微的疼痛。為了不耽誤打牌,陳爹爹還讓老伴給他買了個軟和的墊子。接連打了三天后,陳爹爹感覺右邊的屁股疼得更厲害了,每天如坐針氈,火燒火燎的。坐不能坐,睡覺也只能躺一邊,陳爹爹這才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治療。
走進骨外科門診,接診醫生張施展讓他坐下來慢慢說自己的病情,陳爹爹尷尬地說:“我屁股上長了個大疙瘩,疼得不能坐,還是站著說吧。”張醫生一摸發現,陳爹爹屁股上的包塊已經很大。經B超檢查,左側包塊約3厘米,右側約6厘米,診斷為雙側坐骨結節囊腫。由于右側囊腫較大,影響了正常坐臥,需要手術治療。
“屁股上怎么會無端長出這么大的囊腫?”陳爹爹很是不解。副主任醫師簡小飛解釋,人在坐著的時候,臀部的坐骨結節正好與凳面直接接觸,坐骨結節表面長有保護性的滑囊,長時間的摩擦、負重、擠壓就會引起滑囊炎,導致囊腫的發生。
由于坐骨結節囊腫一般是良性的,囊腫較小且不影響坐臥時,可以先不管它。專家提醒,老年人最好不要久坐不動,在打麻將、下棋等娛樂消遣時,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下筋骨,按摩下坐骨結節,以促進血液循環。最好不要坐硬的座椅,可以在上面放個軟墊,減輕對坐骨結節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