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2015年WTA珠海超級精英賽,幾位95后、98后新銳過得并不輕松。從順風順水的青少年賽場長大,來到職業網球深水區,早早成名的中外小花,立刻體會到了壓力和落差。這種初涉職業圈的煩惱,真是不分國界的。
“大人”的圈子不好混
和小花們交談,聽到最多的是她們對眼下職業網球圈的評價:不好混。 2014年,徐詩霖的名字排在國際網球聯合會青少年排行榜的第一位。當時聊到未來進軍職業賽圈,徐爸爸曾認定, “只要詩霖打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打全場進攻性的網球,她可以取得任何成績。”
如今徐詩霖更多的是感慨“大人”的世界不好混。“這里的球員和青少年時期我的那些對手真是太不一樣了。”徐詩霖用英語感慨著。珠海賽首日女雙小組賽上,中國組合徐詩霖和尤曉迪錯失大好局面,遭對手逆轉。“我們一直領先嘛,結果剛有點想保住勝利果實的想法,對方一下就察覺了。很快局勢就不一樣了。我想過通過發球改變打法,但對手也通過發球改變我們的節奏。我們自己被逼著打不擅長的球。”
年少成名成了捧殺
20歲的凱斯,這次被年齡大自己“一輪”多的大威上了堂課。36歲的大威賽后興奮地表示,這是今年澳網八強戰遭凱斯三盤取勝后甜蜜的復仇。可幾個月前,凱斯還因為在澳網擊敗大威,被捧為美國網球繼威姐妹后的新銳接班人。
從天到地,只需一場敗績。凱斯曾這樣形容青少年網球和職業網球選手:“一個是可以持續穩定發揮,一個可能今天一個樣,下一場一個樣。”昨天凱斯也承認,這場失利正是自己的發揮不穩定造成的,“沒法和之前那場澳網比賽相比。”
20歲就穩定在世界排行19位上下的凱斯,受到的是美國乃至世界媒體的捧殺,中國小花鄭賽賽則因為昔日金花的輝煌戰績,徘徊在捧殺和棒殺之間。從身高到身體,鄭賽賽曾被冠以過李娜接班人的稱號。但偏保守的打法和并不冒尖的成績,讓她近期收獲了很多批評甚至謾罵。從捧殺到棒殺,鄭賽賽體會很深,“對我來說,結果并不重要,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比賽中去進步、去努力,去提高自己。”
贊助商是動力也是壓力
進入職業賽場,選手們的主業除了打好球,還有為自己吸引贊助商。作為中國目前的一姐,鄭賽賽雖然有贊助,但對金額并不滿意。徐詩霖則為了必要的經濟援助,要接受湖南省隊的調遣;在凱斯一方,用上升的排名滿足贊助商的要求,也是規定動作。
年初鄭賽賽的母親曾找到北京青年報記者,希望幫助多報道賽賽,“多拉拉贊助。”她說,“都以為賽賽身上贊助不少,其實不是,品牌有一些,但是金額都不大。”賽賽最大的進項,還是天津隊給予的經濟和訓練資助。為此她需要在4年一度的全運會賣力出擊。
剛剛轉型職業選手的徐詩霖,是國內小小花中贊助最多的。在國內外多個媒體將她和李娜相提并論后,不少贊助商找上門來搶占“小李娜”。“現在我有幾個贊助商,還在尋找盡可能多的贊助商,越多越好。”徐詩霖也知道贊助商的錢不好拿,“我簽了湖南隊,獲得經濟上的幫助。當然也需要在職業和全運會兩條線都打好,這錢也不容易拿。”
希望做自己 不做“小誰誰”
雖然不少贊助商真是沖著“小李娜”的名頭投的徐詩霖,她自己并不愿成為“小誰誰”。“我是非常尊敬李娜,前輩啦,偉大的網球選手,但我不愿意被稱為小李娜。我希望做自己。我希望因為我的名字被球迷、被網球世界記住。”
凱斯也不愿意被美國媒體說成“小威第二”,雖然這為她贏得與排名不相稱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副作用就是,這個來自伊利諾伊州羅克島律師家庭的女孩,必須忍受每天訓練六七個小時的枯燥生活。有時凱斯也用抱怨來減壓,“很多時候人們會期待每位美國球員都和小威做得一樣好,但那是不可能的。世界上能有幾個小威、埃弗特或者納芙拉蒂諾娃?”看來中外的小花,這成長的煩惱都是一樣的啊。
本報珠海專電 記者 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