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寨卡病毒蔓延南美洲,巴西累西腓醫務人員在街頭消毒。視覺中國供圖
●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2月1日表示,巴西最近密集出現的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公共健康威脅。世衛組織發布緊急聲明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就是可以發起專項研究,以確認小頭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是否與寨卡病毒存在關聯,并為研究提供資金支持。
●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呼吁,各國游客考慮推遲旅游計劃,如果要前往疫情爆發的地區,可以先征求醫生意見,并采取個人預防措施,包括穿長袖衣褲,并使用驅蚊劑。該組織重申,暫時不需要采取旅游及貿易限制。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奧委會正與巴西政府和世衛組織就疫情進行“密切溝通”,確保在奧運會開始前,各國代表團能得到應對病毒的良好建議。巴赫稱,將全力以赴保證所有運動員和觀眾的健康。預計將有50萬名游客在奧運期間前往里約。
●目前,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等國均建議該國女性在疫情結束前避免懷孕。另外,多個國家也已經出臺相關旅行警告,尤其建議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女性公民謹慎前往寨卡病毒肆虐地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研判認為,我國存在病例輸入風險;目前我國正處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較低,即使出現輸入病例,疫情傳播擴散的可能性也很低。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該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掌握了寨卡病毒的檢測方法。
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就寨卡病毒問題進行了討論。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宣布,將在巴西密集出現的新生兒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列入“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些病例“盡管還沒有得到科學證實,但孕期寨卡病毒感染與小頭癥存在高度可疑的因果關系”。這標志著世界各國與寨卡病毒的斗爭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反應及時,世衛組織“將功補過”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2月1日的緊急委員會會議結束后,呼吁國際社會協調應對“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陳馮富珍表示,考慮到寨卡病毒的傳播方式、蚊媒的廣泛分布、缺少疫苗及快速可靠的病毒檢測方法、新傳播國家的人群對病毒缺乏免疫力等,此次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應受到進一步關注。陳馮富珍呼吁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減少受小頭癥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影響的國家面臨的威脅,降低寨卡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
根據專家評估及證據分析,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當天表示,巴西最近密集出現的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公共健康威脅。該委員會建議做好對小頭癥及格林-巴利綜合征的監測標準化及強化工作,尤其是在寨卡病毒傳播和存在傳播風險的地區;加強對小頭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密集出現的病原學研究,確定是否與寨卡病毒存在因果關系或其他關聯。
作為預防性措施,世衛組織建議加強對寨卡病毒傳播的監測,推動落實控蚊及適當的個人防護措施,確保孕婦獲得必需的信息以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呼吁,各國游客考慮推遲旅游計劃,如果要前往疫情爆發的地區,可以先征求醫生意見,并采取個人預防措施,包括穿長袖衣褲,并使用驅蚊劑。該組織重申,暫時不需要采取旅游及貿易限制。
當天早些時候,世衛組織召開緊急視頻電話會議,由發生寨卡病癥有關國家的科學家和世衛組織當地負責人等參加。“英國廣播公司”指出,世衛組織召開此類緊急會議實屬罕見,表明該機構對寨卡病毒迅速傳播感到擔憂。
有關人士評論稱,世衛組織2月1日的決定,不僅是一個強烈的信號,而且具有豐富的實際意義,將有助于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籌集資金和提高相關科研工作的優先度,利于有效控制寨卡病毒的傳播。
世衛組織上一次宣布此類緊急情況是在2014年8月,將埃博拉疫情宣布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世衛組織當年等待了太長時間才作決定,被批評為導致埃博拉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因素之一。英國媒體分析稱,在寨卡病毒爆發后,世衛組織一直承受著來自各界的巨大壓力,這次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決定,有利于改善其形象,也算“將功補過”。
巴西蒙難,華人華僑未能幸免
在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中,巴西是重災區。根據官方數據,巴西以往平均每年新生兒小頭癥的患者數量只有163例。在寨卡病毒開始傳播后,巴西新生兒小頭癥的發病率激增。自去年10月以來,巴西衛生部門已經記錄了超過4000例新生兒小頭癥病例。
巴西衛生部長馬塞洛·卡斯特日前警告說,巴西正在“輸掉與伊蚊的戰爭”。上世紀40和50年代,巴西曾因黃熱病對伊蚊全面宣戰,并于1958年宣布完全消滅了這種蚊子。然而,由于此后放松戒備,伊蚊卷土重來。
自巴西政府宣布寨卡病毒與小頭癥的可能關聯后,巴西國內出現了恐慌,驅蚊劑價格增長數倍,并在很多藥店脫銷。
面對危機,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親自披掛上陣,誓言擊敗寨卡病毒,“贏得這場戰爭”。巴西政府將出動22萬名軍人,“挨家挨戶”走訪居民住所,尋找可能存在的蚊蟲滋生地,并執行全面的滅蚊行動。羅塞夫還授權有關部門,有權進入任何被認為可能存在病毒危害的建筑物,如有住戶阻攔,政府將采取強力措施。
目前,巴西全國26個州中已有21個宣布被寨卡“攻陷”。疫情主要是集中在貧窮落后的東北部地區。包括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在內的東南部地區,是受災第二嚴重區域。里約熱內盧的疫情尤為引起全球關注,因為該市將在今年8月舉辦夏季奧運會。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奧委會正與巴西政府和世衛組織就疫情進行“密切溝通”,確保在奧運會開始前,各國代表團能得到應對病毒的良好建議。巴赫稱,將全力以赴保證所有運動員和觀眾的健康。預計將有50萬名游客在奧運期間前往里約。
鑒于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里約市政府日前發表聲明表示,將竭力保障奧運場館內的衛生狀況,根除場館內的蚊蟲,保證工作人員、運動員和游客等都不受到病毒的威脅。聲明稱,里約衛生部門每年都會有約3000名公共衛生人員巡查,奧運期間還將為場館增派巡查員。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里約疫情情況采訪了在當地工作的“國家電網”代表處負責人李國先生,他表示,里約華人華僑超過萬人,目前已確認有人感染寨卡病毒。由于感染寨卡后癥狀并不明顯,這一問題之前并沒有引起當地華人的重視。隨著媒體報道的跟進,他們提高了警惕性。我駐里約領館也通過微信,向華人發送各種有關報道,提醒他們重視。李國先生表示,他和同事們也積極投入到與伊蚊的斗爭中,在工作場所和住處噴灑滅蚊劑,清除積水,保障衛生等。
傳播迅猛,厄爾尼諾“助紂為虐”
1月28日,陳馮富珍在日內瓦舉行的世衛特別會議上說,寨卡病毒正呈“爆炸性傳播”,眼下雖沒有確鑿證據顯示這一病毒直接導致巴西境內新生兒小頭癥病例激增,但“警報水平極其高”。
據世衛組織統計,美洲、非洲已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報告出現寨卡病毒傳播,疫情最嚴重的是巴西、哥倫比亞等美洲國家。世衛組織美洲分支“泛美衛生組織”負責人馬科斯·埃斯皮納爾預計,這一病毒可能在美洲地區感染300萬至400萬人口,其中巴西將有150萬人感染病毒。
哥倫比亞衛生部門1月30日通報,目前該國已累計有逾兩萬人感染寨卡病毒,其中包括2100多名孕婦感染者。
美國疾控中心第一副主任安妮·舒沙特說,過去一年美國共發現31例寨卡病例,都是在赴寨卡流行地區的旅行過程中感染的。美國本土“有可能甚至很有可能”出現零星有限的寨卡疫情,但不會有大規模的爆發或者大流行。但英國《柳葉刀》雜志1月14日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卻預測,到了較炎熱月份,寨卡病毒可能在美國東岸和西岸地區,以及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傳播開來。
1月29日,加拿大公共衛生署公布該國發現4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在亞洲,最近也發現寨卡病例。值得注意的是,1月19日,中國臺灣報告一例寨卡病毒感染者,這名男子來自泰國,而不是拉美。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肆虐全球的厄爾尼諾極端天氣,很有可能成為寨卡病毒的幫兇,使得全球疫情雪上加霜。陳馮富珍預計,今年的厄爾尼諾極端天氣將可能在許多地區引發蚊子種群急劇增加。厄爾尼諾現象將帶來嚴重的干旱、洪水、暴雨和氣溫上升等效應。寨卡的傳播者——埃及伊蚊在積水中產卵,由于繁殖場所擴大,預期蚊子可能會增多。
多管齊下,世界各國積極應對
目前,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等國均建議該國女性在疫情結束前避免懷孕。另外,多個國家也已經出臺相關旅行警告,尤其建議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女性公民謹慎前往寨卡病毒肆虐地區。
美國疾控中心此前發布針對寨卡病毒的旅行警告,建議孕婦暫時避免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區。目前這一旅行警告涉及巴西等24個國家與地區。
澳大利亞外交部也對該國孕婦提出類似建議。該國聯邦政府還要求醫生關注從寨卡病毒流行地區返回的旅客有無感染跡象,一名發言人表示,如果需要,澳大利亞部分實驗室可用來進行病毒診斷。
日本外務省近日出臺了安全旅行提示,強烈建議女性懷孕期間避免前往巴西或其他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區,要求所有到訪疫情流行地區的游客務必謹慎,最好穿著長袖衫和長褲,使用防蚊噴霧,并避免使用蚊子可能“光顧”過的盛水容器。一旦出現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癥狀,需及時向醫療機構報告。
俄羅斯總統普京已要求衛生部跟進寨卡病毒疫情,與運輸和民航企業及時溝通,做好病毒蔓延的預防對策。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當天晚些時候公布了含有27國的旅行警告名單,提醒孕婦避免前往這些報告寨卡疫情的國家。
拉丁美洲最大航空公司南美航空集團1月27日宣布,如果孕婦旅客對其前往寨卡病毒肆虐國家和地區的已購機票申請改簽或者取消,航空公司將不收取任何相關費用。
美國總統奧巴馬于1月26日呼吁加快對寨卡病毒的研究,包括開發出測試方法、疫苗和治療方法。美國衛生部門最近表示,兩種可對抗寨卡病毒的疫苗年底才能進行人體臨床測試,估計未來幾年仍無法廣泛使用。但參與研發疫苗的加拿大科學家科賓杰稱,疫苗最快8月展開第一階段人體試驗,一旦成功,疫苗在10月或11月便可供公共衛生緊急情況使用,并于短時間內大量生產。
2月1日,世衛組織發布緊急聲明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就是可以發起專項研究,以確認小頭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是否與寨卡病毒存在關聯,并為研究提供資金支持。緊急委員會主席戴維德·海曼教授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為了找到關聯,需要跟蹤和評估大量小頭癥病例,而且他們的母親也需要驗證確實感染了寨卡病毒。不過美國正在和巴西合作,研究將在未來兩周內開始進行。”
陳馮富珍表示,投入此項研究的科學家需要研究每一份確實可信的小頭癥病例報告,這些報告可能并不都掌握在醫生手里,特別是在拉美一些偏遠和貧窮的地區。此次世衛組織發布的聲明將鼓勵研發對抗寨卡病毒的疫苗和其他可靠的臨床測試。
部門聯動,中國政府嚴陣以待
截至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尚未發現病例。不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研判認為,我國存在病例輸入風險;目前我國正處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較低,即使出現輸入病例,疫情傳播擴散的可能性也很低。
國家衛計委方面表示,將保持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溝通,密切關注其他國家或地區疫情情況,并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及時研判疫情輸入風險。
同時,國家衛計委將研制檢測試劑,加強重點地區病例監測和防控。據悉,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該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掌握了寨卡病毒的檢測方法,正著手對省級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此外,國家衛計委表示,將強化疫情監測和風險評估,加強與外交、商務、質檢、公安、旅游等部門合作,并進一步做好疫情防范和應對準備工作。
春節假日即將到來,我國游客外出旅游也將進入高峰時段。為此,國家旅游局特別提醒廣大游客近期出境旅游請密切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我國外交部和衛生計生委以及旅游目的國家和地區官方機構發布的寨卡病毒防范等旅行健康提示信息,掌握相關預防措施,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嚴防蚊蟲叮咬,旅行中或旅行后發現相關癥狀,應當立即就醫,在入境時向口岸檢驗檢疫機構主動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