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招生季,“擇校”的話題鋪天蓋地,很多家長為這事忙得團團轉,甚至不惜徹夜排隊只為孩子進名校,這似乎成了家長們的普遍訴求。擇校熱、擇校難折射出了教育資源失衡現狀,再一次將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化推到了風口浪尖。
如今愈演愈烈的“擇校熱”早已讓擇校本義概念變了味,成為了眾家長對名校、重點校、示范校之類優質教育資源的追逐,拼的是財富、關系、權力。而且,不止是高中,包括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初中,更甚者從孩子入托、入幼兒園開始,人們就開始投入給孩子擇校的熱潮。少數師資力量雄厚、牌子響、升學率高的學校自然成了人人爭搶的香餑餑,反映在擇校費上也是“物以稀為貴”。從家長們的角度考慮,之所以不惜一切為孩子擇校也是出于現實的無奈。一方面是望子成龍心切,另一方面是重點校與普通校的明顯差距,為了孩子的未來,只能有關系拼關系,沒關系硬著頭皮也得爭取一把。
事實上,擇校熱的根本原因在于實現教育資源分配均衡。無論是“遞條子”“送票子”,還是“拼房子”,其追逐的目標皆為掌握雄厚師資力量的名校。以北京為例,雖然這座城市有著豐富的文化教育資源,但資源的分配卻不均衡,某些區域名校過于集中,而名校又集中了大量的名師,擇校熱自然難以避免。因此,家長們急需尋找新的更好的途徑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因此,名校名師等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家長的首選目標。
教育資源的公平化這個話題,為了從根本上抑制教育圈這一怪象,在教育部和財政部專項資金的支持下,國內首個專注于K12輔助教育的中學智慧化教育產品慧學院成功上線,通過與全國15個省市中的標桿性頂級中學簽署了合作協議,覆蓋了全國各省市名校名師。這就意味著,與名校無緣的家庭都可以通過慧學院平臺,觀看名校名師的授課、完成名校的習題,將以往只能在課堂里小范圍傳授的教育成果,進行了最大化的社會化利用,更大程度上整合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據悉,慧學院在首輪預售開始僅10分鐘就被搶購一空,折射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慧學院將“精準發現、高效解決”作為核心訴求,目標直指短板教育。在“短板教育”這種智慧化的教育模式中,慧學院用大數據技術精準發現學生學習中的短板知識點,并量身定制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避免了盲目性或重復性的學習,大大發揮了新技術的效率優勢。重新喚起了他們學習熱情,也令他們認實到在扁平的世界中,任何公平有效的社會資源都可為我所用。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們認為與其拼爹拼房、削尖腦袋擠上獨木橋,倒不如借著慧學院優質的互聯網教育資源,使教育回歸家庭,帶領孩子智慧的學習,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