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上初中了,我得抓緊時間多學習,要是成績上不去,開學分班考考不好就麻煩了。”8月13日,在鄭州一家培訓機構門口,剛剛上完分班考試輔導班的雯雯對記者說。
這邊小升初的戰役剛剛結束,那邊孩子便馬不停蹄地開始準備開學后的分班考試,在鄭州,和雯雯這樣奔波在輔導班的孩子不在少數。明明被教育部和河南教育廳禁止的小升初考試,卻在鄭州以“綜合素質評價”的名義大行其道,而各種分班考試的輔導班則在當地層出不窮,讓眾多家長褒貶不一。
“一到孩子上學的時候,身邊總會有人或者培訓學校的老師暗示你,想上好學校可以,拿得起錢就行。”家長何先生向記者證實說,自己的孩子在鄭州一家名叫維克多的老牌培訓學校參加培訓時,得到了“6萬元可以上鄭州七中和八中”的信息,“聽周圍家長說這家培訓學校辦了很多年,很有實力”。
“部分重點中學會以此分出實驗班,綜合成績強的學生朝著中考狀元的方向培養,數學成績突出的學生引導走競賽路線。”有家長告訴記者,鄭州的多所初中雖然沒有明確分班考試,但暗地組織的入學考試、摸底考試,都是為分班做準備。
一家培訓輔導班的老師介紹說,分班考試數學的考察范圍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小學課內數學知識、奧數基礎知識和初中部分知識。在這座城市,不僅分班考試培訓層出不窮,大大小小的奧數培訓班同樣異常火爆。
“學校不考試,咋知道生源好壞?學生不參加培訓,咋去上好學校、分到好班級?教育部門的規定根本就沒用,執行不下去,優質教育資源就那么多。”一家培訓機構的王老師介紹說,僅僅在4月底,就有數家民辦學校聯合該機構進行了摸底測試。“測試成績雖然說并不當作錄取依據。但是考試成績出來以后,人家學校心里有底兒了,肯定是有了依據。”王老師坦言。
“這些政策形同虛設,好多學校都是換湯不換藥,現在考試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雯雯的媽媽張女士解釋說,孩子進入初中后,通過這種分班考試,確定能否進入重點班、實驗班或者火箭班,還有能不能當班干部,“所以孩子們都得去培訓,畢竟沒有人愿意拿自己孩子的前程開玩笑”。
鄭州一家重點中學的負責人說,現在鄭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能以“綜合素質評價”的名義搶生源,這讓很多公辦學校的校長壓力很大,“沒有好的生源,再好的老師教學成績也上不去。”因此,不按招生計劃招收學生、私自留計劃招生的現象在許多學校比比皆是。(記者 余嘉熙 馮國鑫 實習生 熊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