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本市啟動了學校食品安全檢測網絡。從2015年起,北京地區所有高校每天都要將食品檢測數據上報到位于中國農業大學的“食品安全中心檢測室”,各區縣教委也要每天對轄區內中小學進行抽檢上報數據。“食品安全中心檢測室”將匯總每天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布食品安全預警。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北京地區高校共上報了10起食品安全問題,150人有疾病反應。學校食品安全問題需要格外關注。去年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經為60所高校配備了98臺食品檢測儀,用于檢測食堂原材料的農藥殘留以及餐具表面細菌總數。今年市教委又采購了125臺食品檢測儀,用于檢測飯菜的細菌總數等微生物指標。
目前這些儀器已經全部配發到各全日制高校,每個區縣也配備了2至3臺。今天,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正式啟動,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之后,市教委從明年1月4日起,將統一按要求進行食品安全檢測。
“學校采購的原材料、食堂的飯菜以及案板、碗筷等炊具都在檢測范圍內。每個檢測點一年要檢測五千個樣本。”市教委后勤處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每天各校將按檢測項目規定將檢測數據實時上報到中心檢測室。中心檢測室實時接收、統計、匯總、分析檢測數據,動態監測全市教育系統的食品安全狀況。“例如若發現某地購買的蔬菜農藥殘留超標,就將發布預警通知學校避免購買該地蔬菜。” 同時,學校通過自檢,也能及時發現和控制學校食品安全危害與風險。 (記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