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中學 彭 園
通用技術是普通高中新開設的課程,這對許多人來講,還屬于一個陌生的詞語。通俗來講,就是研究干事創業的方法和遵循的規律。它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屬于技術范疇,但沒有專業技術那樣微觀和具體。是對廣大學生掌握的文化知識進行價值遷移的一門“技術”。學習好通用技術,是從校園和課堂走向社會接受生活選擇“預備動作”。對于塑造學生的個性魅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對于如何引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我有以下幾點淺見:
一、先領進門,再引上道
剛開始接觸通用技術,學生對這門課程一片茫然,這個時候如果直接對學生講:“通用技術在本課程中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學生可能大部分還不是很理解,所以通用技術課程的第一節課尤為重要。對每一屆剛入學的高一新生,第一節課我都沒有上新課,而是針對課程特點,準備了一節導學課,讓學生對這門課有個系統的認識。
另外課本的第一節可是以從火到燈,再以燈作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內容。如只是單純向學生講述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這么一個過程,就會顯得有點枯燥。所以可以去網絡里收集一些植物油燈、煤油燈、汽油燈等,利用這些的發展過程展示我們技術的發展歷程。第一節課就給學生新鮮感,產生對這些古老技術的好奇,引發對這些技術產品的探索,從而主動去分析這些技術產品的優缺點,最終總結出技術發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從燈的使用中,體會通用技術源自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二、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通用技術是一門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所有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最后要求我們應用到生活中去。創設問題情境,要在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常識之間創造一種意外,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樂”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一種潛在的興趣。用興趣引導教學,從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活動貫穿,動中體味
這門課是一門技術課也叫實踐課,所以應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在運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術與設計課有很強的實踐性,只有充分重視這一點、利用這一點才能發揮出這門課的優勢,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技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借力媒體,直觀活潑
通用技術是一門與信息技術相區別的技術,但是要想通用技術課程變得生動、豐富,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借用信息技術的力量。與其他學科一樣,我們也應該積極提倡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學科整合。由于網絡信息技術所蘊含的巨大優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教材進行挖掘和拓展,例如在課堂中精美的課件或提供一些生動的生活片段視頻,都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所以每節課前的備課環節,我除了寫好教案,另外一項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課件,力爭多采用圖片、視頻等形式,讓通用技術的知識點以更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總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用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趣味性與應用性等特點。要培養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牢牢地把握這些學科特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用技術是普通高中新開設的課程,這對許多人來講,還屬于一個陌生的詞語。通俗來講,就是研究干事創業的方法和遵循的規律。它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屬于技術范疇,但沒有專業技術那樣微觀和具體。是對廣大學生掌握的文化知識進行價值遷移的一門“技術”。學習好通用技術,是從校園和課堂走向社會接受生活選擇“預備動作”。對于塑造學生的個性魅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對于如何引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我有以下幾點淺見:
一、先領進門,再引上道
剛開始接觸通用技術,學生對這門課程一片茫然,這個時候如果直接對學生講:“通用技術在本課程中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學生可能大部分還不是很理解,所以通用技術課程的第一節課尤為重要。對每一屆剛入學的高一新生,第一節課我都沒有上新課,而是針對課程特點,準備了一節導學課,讓學生對這門課有個系統的認識。
另外課本的第一節可是以從火到燈,再以燈作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內容。如只是單純向學生講述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這么一個過程,就會顯得有點枯燥。所以可以去網絡里收集一些植物油燈、煤油燈、汽油燈等,利用這些的發展過程展示我們技術的發展歷程。第一節課就給學生新鮮感,產生對這些古老技術的好奇,引發對這些技術產品的探索,從而主動去分析這些技術產品的優缺點,最終總結出技術發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從燈的使用中,體會通用技術源自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二、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通用技術是一門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所有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最后要求我們應用到生活中去。創設問題情境,要在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常識之間創造一種意外,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樂”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一種潛在的興趣。用興趣引導教學,從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活動貫穿,動中體味
這門課是一門技術課也叫實踐課,所以應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在運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術與設計課有很強的實踐性,只有充分重視這一點、利用這一點才能發揮出這門課的優勢,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技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借力媒體,直觀活潑
通用技術是一門與信息技術相區別的技術,但是要想通用技術課程變得生動、豐富,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借用信息技術的力量。與其他學科一樣,我們也應該積極提倡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學科整合。由于網絡信息技術所蘊含的巨大優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教材進行挖掘和拓展,例如在課堂中精美的課件或提供一些生動的生活片段視頻,都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所以每節課前的備課環節,我除了寫好教案,另外一項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課件,力爭多采用圖片、視頻等形式,讓通用技術的知識點以更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總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用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趣味性與應用性等特點。要培養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牢牢地把握這些學科特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