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記勇救落水女生的天津大學博士生王耕籍
天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博士生王耕籍勇救落水女生已經過去1年多了,感人的故事至今在當地傳頌。
王耕籍并不認為這是英雄壯舉。這位26歲的學子心里,見義勇為理所應當,成功施救最可欣慰。
“一生中游得最拼命的一次”
2014年6月14日凌晨,剛剛結束了科研實驗的王耕籍正開車返回家中。經過學校敬業湖畔時,突然有人攔在了車前,焦急地朝他喊:“會游泳嗎?有人落水了!”
王耕籍立刻下車奔向湖邊,邊跑邊扔掉隨身的衣服和手機。在昏暗的路燈下,他看到落水女生在離岸邊四五米的水中沉沉浮浮,幾乎沒有了掙扎的力氣。作為國家一級游泳運動員的他立即意識到,女生情形危急。
敬業湖像一口大鍋,落水女生所在位置的水深超過了3米,而且湖中水草叢生,地形十分復雜。王耕籍躍入湖中,很快找到發力點,向落水女生沖刺。他游到女生身后,摟住她向著岸邊奮力游去,在岸上同學的幫助下將女生成功救上了岸。整個過程,王耕籍僅用了1分鐘左右時間。之后,他又配合大家將女生送到醫院搶救。
“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游得最拼命的一次!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自己恰好有能力去幫助別人。這種滿足是無法言表的。”王耕籍對記者說。
愿見義勇為成為風氣
2014年12月25日,王耕籍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見義勇為英雄事跡表彰大會,并獲得5萬元獎金。
5萬元對于一個在校生來說,相當于兩年的生活費。但回到學校后,王耕籍決定將5萬元獎金全部捐出,用于設立見義勇為獎勵基金。
“我本來就不是為了錢去救人的。”王耕籍說,在北京舉行的表彰大會上,和全國各地見義勇為的英雄一起交流,一次次被他們的英雄事跡所感動,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王耕籍的想法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母親說:“這筆獎金特別有意義,要把它花在更有意義的事上。”
王耕籍將這5萬元獎金全部捐給了學校,于今年3月正式設立了天津大學見義勇為獎勵基金。“希望見義勇為的精神能在校園里生根發芽,成為一種濃厚的校園風氣。”
“人人都可以像我一樣去做”
王耕籍出生于1989年。他的故事在天津市高等學校及社會引起很大反響,被同學們和市民視為榜樣。
大學游泳隊的同學張志博說:“王耕籍一向非常熱心,非常有責任感,平時樂于助人。他的見義勇為讓我們很受鼓舞,是我們身邊的榜樣。”
天津大學見義勇為基金設立儀式上,學校領導表示,在當前社會存在一些不正之風之時,更需要弘揚見義勇為精神。
面對贊語和榮譽,王耕籍表現得十分淡然平靜,不愿意被貼上“英雄”標簽:“我相信碰到別人有危險或困難,而自己又有能力去幫助的時候,人人都可以像我一樣去做;我還要在學習上再加把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更多地幫助別人。”(張建新 馬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