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上公章寫有“梁雪平”名字的明細表和將教練場進一步擴大的“證據”
9月7日和11日,《羊城晚報》先后報道了梅縣第一職業學校私下將該校國有土地變身練車場的新聞后,在社會上持續發酵,老百姓議論紛紛。梅縣區委、區政府在依法依規于9月8日砌墻收回國有土地以后,區相關領導對羊城晚報的這次輿論監督表示感謝。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又了解到近十年來兩次協議合作,背后不為人知的人和事:原來,梅職駕校老板葉國松的妻子竟是國家公務員,又是培訓學校的“賢內助”。而關于校企合作辦駕校的事以及校方代表的身份,多任校長以及當年的區教育局局長竟然都稱“不知”。
駕校明細表上
填表人是一公務員
9月11日,記者再次來到了梅縣區交通局了解情況。
該局給記者出示了2006年1月12日由培訓學校向區交通局呈報的“梅縣梅職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教練車以及教職員工明細表”,上面“填表人”就赫然寫著培訓學校的老板葉國松妻子梁雪平的名字。隨后記者請區交通局找來了葉國松進行核對,他確認,填表日期及所蓋的公章無誤。
為了進一步核實填表人梁雪平的身份,記者又來到梅縣區某管委會,在管委會領導在場的情況下,采訪了梁雪平。
梁雪平今年49歲,是葉國松的妻子,國家公務員,現任梅縣區某管委會的婦聯主席。記者問她:“你身為公務員是否參與了駕校的工作?”她說:“從來沒有,有的是幫看看門。”記者又對她說:“你是否還給區委領導發出了‘申訴’的信息。”她說:“是有這回事。”隨后,記者出示了“明細表”,問上面填表人為何出現她的名字時,她頓時不知所措。她又解釋說,可能是他人將她的名字寫上去的。記者說:“半個小時前,葉國松在區交通局接受采訪時,已經承認了表格上的內容沒錯,你又作何解釋呢?”她低頭無語。
在現場,某管委會的領導看過“證據”后,對梁雪平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并要求她配合組織的調查。
經過屢次擴張
駕校又獲評AA等級
在交通局采訪時,記者又獲得了2015年4月16日由梅職駕校填報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質量信譽考核申請(評定)表”,一位知情人經辨認后告訴記者,此表的內容及其字跡都是梁雪平填寫的。
記者又發現2005年底,梅職駕校與第一職校所簽訂的“聯辦駕校”協議,當時教練場面積只有1萬平方米,但到2014年2月份,“校企合作”協議上卻變成了2.5萬平方米。到2015年4月份上報的申請評定表,教練場的面積卻又攀升至2.93萬平方米。一位干部說:“可見教練場的野心越來越大。”交通部門是如何審核的?
今年提交的這份“評定表”共57項,5月30日通過梅縣區交通局考核建議得分867分,又獲得梅州市交通局AA等級的復審和評定。梅縣區交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對記者說:“這其中必有貓膩。”
校方代表是誰
老局長“也不清楚”
9月11日,本報報道了10年前簽“聯辦協議”時校方代表身份成謎的情況。從10年前的校長李翠云到當今的校長余雪凡、副校長蘭林都對此事稱“不知道”或“這是以前的事”進行過回應。
為進一步查證情況,9月12日上午,記者致電十年前的梅縣區教育局局長曾京銘(現任梅縣區政協主席)。他告訴記者,當時,梅縣有幾十所中小學,沒管那么細。記者問:“有人向記者透露,當時簽‘聯辦協議’前,有人曾向你口頭報告請示過。”曾京銘回應:“沒有書面報告。”曾京銘又解釋:如果當時校方有書面報告,是會通過局務會議研究的。他又說當年搞“聯辦協議”是可以提倡的。
2005年底“聯辦駕校”協議上,明明就蓋著梅縣第一職業學校的公章,為何當事人現在都進行推諉呢?
目前此事還在繼續調查中,梅縣區委、區政府表示要查個水落石出,本報仍將繼續跟蹤。(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黃蔚山 通訊員 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