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馬金鳳)據北京市衛計委預計,今年全市將迎來30萬猴寶寶,孕產婦面臨“建檔難”等問題。昨日,北京市衛計委在婦幼健康工作會上表示,為應對這些問題,今年北京將積極調整增加產科床位和人員,必要時,啟動政府購買民營機構助產服務增加資源供給。
截至2015年底,北京共有助產機構129家,產科床位4907張,從事產科工作人員7033人。根據國家床位周轉率標準,若要保障高峰月份分娩,產科床位和工作人員都存在缺口。
面對這一問題,今年,市衛計委將積極調整增加產科床位和人員,擴大產科資源供給。必要時,啟動政府購買民營機構助產服務增加資源供給。
市衛計委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借助私立醫院主要是考慮監測顯示,目前民營機構的助產服務能力還遠沒有飽和,只達到48%。但他表示,“只有當二三級公立助產機構的接收能力達到100%即完全飽和時,我們才會考慮購買民營機構助產服務。”
為確保孕產婦分娩安全,屆時市衛計委將遴選各方面技術水平較強的民營機構。民營機構助產服務還將獲得轄區能力強的公立醫院的技術支持。如果民營機構想參與政府這項服務,需要先降價。“具體如何降價,還在研究中。”
衛計委要求,按照北京市孕產婦高危因素分類標準做好篩查和評估,進行分級建檔指導。具有一般高危因素及以上孕婦在二級及以上助產機構建檔分娩;具有嚴重高危因素以上孕婦必須在三級助產機構和區級危重孕產婦搶救指定醫院建檔;具有極嚴重高危因素和不宜妊娠的孕婦必須在市級搶救指定醫院建檔。三級助產機構接診高危孕婦的比例由原來的40%提高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