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單位蓋章、代寫評語、接受電話回訪……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隨著暑假來臨,“代開實習證明”業務在互聯網上火熱,有的商家甚至提供“一條龍”服務。
有關專家指出,大學生開假實習證明不僅喪失了實踐機會,而且,代開實習證明的造假行為違法,購買假證明的學生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紙上實習”盛行 一個月代開證明千余單
“代開全國各類單位的實習證明,幫您輕松解決暑期實習煩惱。”記者在淘寶網輸入“實習證明”,馬上蹦出50多個從事此類業務的網店,每個實習證明的價格在100元至200元。
記者隨機打開一家代開證明的網店,該店有600多條單月成交記錄,不少買家在評價中表示:“購買的寶貝成功應付了學校,速度很快!”
該賣家告訴記者,帶電話回訪業務的實習證明每份150元,不帶回訪業務的100元。他還表示:“跟我們合作的單位很多,企事業單位、機關都有,可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我們做這行很多年了,學校回訪時還能幫您圓謊。”
隨著暑假來臨,“代開實習證明”網店普遍生意火爆,大部分網店的單月成交記錄達到數百條,有的網店甚至一個月成交上千單。
暑期實習陷兩難:積累實踐經驗還是備戰考研?
面對嚴峻就業形勢,實習已成大學生的“必修課”,不少用人單位也把實習經歷當成“硬杠杠”,多數高校更是將其計入學分中。
但是利用假期復習考研、考公務員、司法考試,還是積累實習經驗為找工作打基礎,成了不少大學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難題。
“暑期是考研復習的關鍵時期,實在沒有辦法騰出時間實習,身邊有很多人都是找親戚幫忙蓋的章、或直接在網上買的實習證明。”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大三學生尹琳說。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學生認為,實習越來越流于形式,或許能夠“接觸社會”,但每天做的事無非是“端茶送水”、“讀書看報”,很難通過實習提高自身能力。
去年暑假在醫院實習過的昆明醫科大學2011級學生小濤告訴記者:“我每天在辦公室看報紙、玩電腦,實習兩個月都沒見過病人。現在想想,還不如花點錢買個實習證明,暑假出去旅游呢。”
“代開證明”屬造假,學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大學生代開證明看似聰明,其實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寶貴的實踐經驗是買不來的。”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胡光偉表示,對于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在實踐中加強理論認識,實習尤為重要。
“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造假的借口。”也有一些大學生認為,實習最大的意義不是去獲取相應的學分,而是在實習中學習社會經驗,為以后就業打基礎。
記者同時了解到,為了避免與考研、司考“撞車”,一些高校實行專業實習“分段”的政策,暑期是集中實習,司法考試和研究生考試結束后分別還有兩段實習時間。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此外,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教授譚啟平指出,代開實習證明是造假行為,是違法的,購買假證明的學生也應承擔相應責任。工商等相關部門對網上公開銷售實習證明等造假行為應加強監管、處罰。(記者趙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