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見習記者 王倩 謝非)日前,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上學校周邊擺攤設點問題引起關注,有的代表提出了市城區中小學周邊200米范圍內,縣(市)城區中小學周邊100米范圍內,不得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的建議,雖然目前草案仍在討論中,但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眾多的家長希望建議能早日變成新規,解決這一頑疾。
校門口餐飲攤點紅火
近日,記者來到市區幾所學校門口,對學校門口擺攤設點情況進行了調查。4月7日上午十一時左右,城關小學附近一家學習用品店門口,除了擺放著學習用品外,還有“蘑菇絲”“烤肉片”等小零食;另外還擺放著賣油炸食品的小車,所有的食材都裸露在外,沒有任何遮擋。店里有兩個中年女性正彎著腰用竹簽穿菜,裝菜的盆子就放在腳邊。
4月8日早上11時,商洛小學門口對面的學習用品店門前,裝有各種食品“大雜燴”的架子已準備就緒,等待學生放學。至11時45分,學生們排隊走出校園,安靜的校門口頓時人聲沸騰,浩浩蕩蕩的隊伍里,不時有停下來買東西的孩子。有的買根鉛筆,有的買根烤火腿腸,攤點上的生意頗為紅火。
當日晚8點40許,商州區中學晚自習結束后,學生一窩蜂的涌出校門。此時,早已做好準備的炸饃夾菜攤子、烤面筋攤子、油炸串串攤子已經被學生團團圍住。只聽噼里啪啦的油炸聲在人群里蔓延開來。這里的三四個攤子都是流動性的,每天只有在晚上才到城中門口。其中一位攤主說:“晚上沒人趕,中學娃手里零花錢多,吃個零嘴很方便,一晚上賣個六七十元沒問題。”
家長建議取締攤點
對于學校門口的攤點,眾多的家長表示很反感,但只能勸導自己的孩子少吃這些零食。家住林澗的徐女士說,女兒上五年級,特別愛吃學校門口的烤腸和小零食,有時吃得肚子不舒服,她不讓孩子吃,但孩子有時還會偷偷買。她希望這些攤點挪的遠一些,孩子每天見的少,自然也就吃得少。楊女士的孩子在城關小學上二年級。她說,那些吃的就擺在路邊,來往的車輛、行人帶起的揚塵全都落在上面,看著極不衛生。學校老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如果能徹底取締那些攤點就更好了。
城關小學老師李丹會稱,學校不能禁止校外的小攤點,只能在每周的班會上勸導學生不吃不健康的食品,在他們的努力下,近幾年這種現象有所好轉,但還是不能完全杜絕。為此,他們也感到頗為無奈。
專家建議:
盡量不要食用不衛生食品
對此,記者來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監管科的何洋介紹說,從城區流動攤點的調查摸底情況來看,大部分流動攤點設備、設施比較簡陋,存在不安全的隱患;學校周邊的門店,在場所和人員配備上,很大一部分都不達標,也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這些攤點的監管是個難題,每年都會進行多次抽檢查,進行勸導卻收效甚微。在日后的檢查中,將加大巡查力度,遇到問題及時處理。建議市民盡量不要在無證攤點購買食品,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舉報。
商州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冀勝武說,路邊攤的食物長期暴露在外,很容易落上空氣里的粉塵,也容易滋生細菌。兒童食用后,可能會造成腹瀉、嘔吐、胃炎等疾病,建議孩子盡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