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李仙、記者孫興維報道:斷糧后取出魚鉤魚線釣魚充饑、斷水后灑下消毒丸凈水解渴、毒蛇咬傷時自注血清抑制毒素……近日,記者在東部戰區陸軍某特戰旅的一場對抗演練中看到,官兵們遇到危險,都能及時展開自救互救,破解險情危局。該旅領導介紹,這是他們將戰場生存自救訓練與戰備規范化建設聯動施訓后帶來的新氣象。
特種兵作戰具有小群多路、班組行動的特點,常常面臨深入敵后、孤立無援的情況。以前,這個旅野戰生存訓練依托衛勤保障比較多。去年一次島上演練,引導小組深入“敵”前沿偵察時,一名隊員被毒蛇咬傷,攜帶的急救箱內未帶抗毒血清,不得不呼叫外援,最終錯失了戰機。
“細節決定成敗!”復盤檢討,這個旅決心在提高官兵戰場生存自救能力上下功夫。他們結合擔負的任務,引導官兵在演訓一線找問題、搞革新。正常配發的單兵急救盒只有15種普通藥品,他們針對性地增加魚鉤、魚線、火石、消毒丸、手術刀等12種生存自救器材和應急藥品,提升官兵戰場自救能力和戰傷救治時效。同時,他們開設衛勤知識大講堂,安排軍醫為全旅官兵授課,講解野戰生存知識,并將自救互救技能納入特種技能考核范疇。
小小單兵急救盒,折射實戰化訓練新變化。據了解,從實戰需求出發,這個旅還為官兵配發了絕燃迷彩服、防水背囊等10余種在戰場上實用管用的器材和物資,部隊戰場生存自救能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