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王曉蕓、王宇)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主持研發的西北沿黃灌區鹽堿地改良關鍵技術近日研發成功。該技術在西北沿黃灌區累計推廣1154萬畝,使中度鹽堿地作物增產9.8%
2014-08-15 16:49: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王曉蕓、王宇)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主持研發的西北沿黃灌區鹽堿地改良關鍵技術近日研發成功。該技術在西北沿黃灌區累計推廣1154萬畝,使中度鹽堿地作物增產9.8%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該院高福課題組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傳播機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闡明了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原因。...
肉的品質是肉雞最為重要的經濟性狀之一,針對其遺傳機理的解析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記者7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副所長、家禽遺傳育種研究室研究員文杰領銜的科研團隊近日在雞肉品質候...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教授劉靜宇、姚鏡,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張學合作,成功揭示家族性發作性疼痛疾病的致病原因。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 疼痛是人...
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人們熟知的營養成分維生素C能夠通過調控基因修飾來影響細胞命運。這不僅是科學家首次闡明維生素C如何精確調控基因修飾,也證明該營養成分調控細胞命運的劑量效應,顛覆了學術領域內的傳...
記者胡其峰28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由該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唐華俊主持的國家973計劃項目“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研究”近日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的8篇論文同...
四川農業大學今天宣布,該??蒲腥藛T通過高通量基因測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已完成對藏豬特有高原環境適應性分子機理及家豬人工馴化、育種后的基因解析、對比,從基因組學領域有力證明人工馴養、塑造、改良家養動物...
近日,廈大生命科學學院林圣彩教授課題組的一項研究發現了細胞“饑餓”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一環,從而揭示了細胞“饑餓”信號傳導機制的過程,這一發現被認為對研究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
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近日該校數學科學學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合肥)圖形與幾何計算實驗室的研究組在三維打印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成功實現了“經濟節約型”三維打印的結構優化設...
復旦大學腦損傷研究海外創新團隊科學家發現體內一種特殊的免疫調節性T細胞,可有效治療腦中風引起的腦損傷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近日,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神經科學領域權威期刊《神經病學年報》上?! ∪毖?..
近日,《自然遺傳學》期刊發表了由中國農業大學和華大基因研究所協作完成的鴨基因組全序列和轉錄組圖譜,并表示研究組找出了令鴨子對禽流感產生免疫反應的遺傳基因。 據悉,由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