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8月19日下午消息,新浪科技今日發現滴滴打車已經在北京范圍內開啟了“滴滴專車”業務的公測。并且已有微博用戶表示上午在北京上地、中關村等地體驗到了滴滴專車服務。
據悉,滴滴專車是專為高端商務出行人群提供的服務產品,是繼針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推出滴滴打車軟件之后上線的第二款產品。滴滴打車軟件面向出租打車用戶群體,而滴滴專車則針對中高端商務約租車群體。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公測的滴滴專車在商業模式運作上強調與不同職能企業間的合作,通過對合法有資質的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資源與信息的整合,將商務約租車的選擇權賦予用戶,而滴滴專車則充當和扮演“移動出行信息平臺”角色,適應當前的規管環境。
滴滴專車負責人介紹,之所以主打“移動出行信息平臺”創新模式,一方面為呼應北京市交委下發的《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關于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中對中國汽車租賃市場做出的規范性要求,另一方面是,中國商務用車企業在政策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整合產業鏈多方資源的初嘗試。這將直接決定商務車布局戰略能否落地并最終在全國落地開花,從而改變用戶低效的出行現狀。
目前,中國汽車租賃市場非常分散,就短租市場而言前5大汽車租賃公司僅占市場總規模的9%左右。就長租市場而言,前5大汽車租賃公司也僅占市場總規模的9%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商務汽車租賃行業未來幾年預計將直接產生幾千億經濟效益,解決幾十萬駕駛員就業,同時還將帶動旅游業、汽車工業、金融保險業等關聯產業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城市交通綜合規劃院院長張國華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表示:“滴滴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創新交通出行服務模式,整合并盤活汽車租賃產業鏈市場資源,搭建起一個移動信息出行服務平臺,為公眾出行提供‘隨需而至’的多元化、多層次、個性化出行服務,將成為城市交通出行服務的重要補充,最終促進整個出行領域交通智能化建設進程。”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的商務約租車市場目前還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規范,對于市場主體而言,大家都處于模式摸索階段,都需要在合法性與差異化競爭力之間做選擇,但國外商務約租車業務的發達以及國內中高端用戶出行難的問題已經預示著這個細分市場即將迎來井噴式發展,隨著新創造、新商業模式、新的出行需求與新的出行環境的到來,在商務租車領域的既有規則和障礙也一定會被突破。(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