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對法國700種職業進行評估后得出結論: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數字化和自動化將深刻改變現有就業市場。一些職業正蓄勢升起,另一些則面臨消亡。
接受評估的700種職業中,42%都面臨消亡風險。其中,最易受影響的職業包括稅務咨詢師、鐘表匠、電影放映師、不動產工作人員等。另外一些職業在未來則難被替代,比如人力資源總監、軟件工程師、博物館管理員、心理分析師、銷售工程師、生產線主管等。
機械重復的制造業及服務行業面臨著新興技術的巨大沖擊。評估認為,未來的就業市場將呈現出“兩頭大、中間小”特征:維修、監護、家庭護理等低技術含量的人工行業和特殊專業技術的職業會愈發搶手。“最有增長潛力的職業”將集中在環境、公共關系、管理、技術及醫學等領域。此外,未來處于潮流前沿的職業還需精通客戶關系和網絡技術,如社交媒體社區管理經理、資金籌集經理、高級商業數據分析員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技術的興起對社會經濟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布林約爾松和麥卡菲在《第二次機器時代》一書里對新興技術沖擊就業市場表示擔憂:“美國創新節奏加快刺激經濟復蘇的同時,也導致就業市場增長緩慢。這一現象在法國同樣存在。”根據羅蘭貝格公司的評估,2014年至2020年,法國平均生產率增速為0.64%,而收入增速僅為0.34%。那些對專業技術要求高的職業與其他職業間的鴻溝將加速擴大,體現在現實中,就是發達國家的少數決策者收入屢創新高,但民眾平均工資長期停滯,中產階級最受影響。
不過,按照經濟學家約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