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網CEO賈躍亭的回歸,預示著樂視戰車重新起航。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樂視先后宣布跨界進軍汽車和手機兩個領域,一時間也引發了業界的廣泛熱議。
對于樂視的造車計劃,業內爭議頗大。傳統汽車廠商認為,造電視與造汽車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互聯網做汽車本身就是一種詭異的論調。同時汽車屬于傳統的制造行業,互聯網并不具備顛覆的條件。
但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可能遠非傳統行業所想象。近年來,互聯網正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滲透,從線上向線下發展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從PC到手機,再到電視、冰箱、空調……因此近段時間我們看到,董明珠與雷軍的口水戰不斷升級,美的、海爾、格力等家電巨頭在智能家居上的動作不斷,這些都預示著互聯網正在改變家電這個比汽車更古老的傳統行業。
很多今年1月剛剛參觀完CES展的媒體同行都談到,今年CES展最吸引人的就是汽車展館。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如果以前說有汽車廠商來參展,那一定是來賺噱頭的。但從2013-2014年這兩年開始,參展的汽車廠商明顯增多,這意味著一個什么樣的趨勢呢?
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表示,汽車工業今后可能就消亡了,汽車工業將變成消費電子。因為汽車不燒油了,用的是電池;汽車所有里面的控制系統,全是電子化的,全是信息化的。最終汽車和手機是一樣的,它就是一個會走的平板,它就是一個會走的消費電子產品,原來汽車的概念已經被徹底顛覆掉了。
特斯拉的成功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它除了具有一個汽車的外形以外,發動機沒了,因為它用電了,里面所有的控制系統全是電子元器件,所有的都是屏,其不過是一個會走的“家電”罷了。在今年3月的上海家電展上,我們可能依舊看不到汽車的蹤跡,但我們相信在明年的家電展上,樂視、小米等互聯網汽車新貴們會把汽車開進展館。
那么再回到樂視造汽車的命題。
如果樂視未來造的不是車,而是他們熟悉的消費電子,或者是會走的“超級電視”,那么還有誰會質疑樂視“造車”靠不靠譜呢?不過,先來者未必會帶走最大的蛋糕,但不求變者一定會成為“皇帝的新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