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07:59:60,閏秒又來了
科技日報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林莉君 通訊員劉旭紅)閏秒來了!請于北京時間7月1日早上8點,將表調慢一秒。“這是一次全球行動。北京處于東八區,我國會出現07:59:60的特殊現象。”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時間頻率所張愛敏研究員告訴記者。
自1972年協調世界時作為全球標準時間使用以來,這是第26次實施閏秒。閏秒的實施是為了保持兩種不同的時間計量方式——天文時和原子時的一致。“借助天文觀測得到地球自轉的平均周期,然后把它分為86400份,得到前者的秒長;把堿金屬銫133原子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輻射9192631770個周期定義為后者的秒長。”張愛敏解釋道。
協調世界時就是原子時和天文時的“折中”時標。當兩者相差0.9秒時,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就向世界發布公告,將在下一個6月或12月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鐘,把協調世界時撥慢或撥快1秒,也就是正負閏秒。
但是,這個“折中”的做法在學術界引發了越來越大的爭議。“閏秒雖然不會給普通的日常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在許多現代科技中卻顯示了負面作用。因為實施閏秒不僅耗費人力物力,還有誤操作的風險。”張愛敏說。為了保證準確導航、定位、授時,美國GPS、中國北斗系統、歐洲伽利略都采用了不間斷(不閏秒)的時標。
而原子秒長穩定度要比天文秒要好上數億倍。“目前全世界最好的銫噴泉基準鐘的相對準確度相當于6000到8000萬年不差1秒。”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天初告訴記者。
今年下半年,國際電信聯盟將第三次表決取消閏秒。“我國已經就取消閏秒取得共識。這次表決如果達成一致,協調世界時將回歸原子時。”李天初說。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