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煤層氣開采試破體制堅冰

8月上旬,山西省政府官網發布《山西省煤礦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分赋?,今后山西省煤礦必須先抽取瓦斯后,才能開展煤炭開采工作。
而關于煤層氣開采的技術與體制瓶頸早已見諸報端。山西省將利用3年時間,分階段分步驟地在全省煤礦實施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其如何克服困難值得關注。
“為了構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礦瓦斯防治與利用體系,我省政府如此積極推進瓦斯抽采工程,意義重大?!睍x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煤層氣事業部副總經理趙向東說,煤層氣是“氣化山西”的重要支撐,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對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實現節能減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國內其他煤礦企業具有示范作用。
而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孫茂遠認為,深入擴大煤層氣抽采,只能說明山西政府有遏制煤礦瓦斯重特大事故的決心,而對煤層氣產業發展推動力度有多大,還待時間檢驗。
開采技術并無創新
《方案》提出,要通過煤炭規劃區、準備區和生產區“三區聯動”立體式的抽采方法實現瓦斯應抽盡抽,構建“采煤采氣一體化”“煤與瓦斯共采”的全方位立體化瓦斯抽采模式。
趙向東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詳細介紹了山西省的煤層氣開采計劃及技術對策:在煤炭5年規劃區實行“先抽后建”,在煤層瓦斯含量大于16立方米/噸的煤炭規劃區,采取地面先打鉆井抽采瓦斯,待煤層瓦斯含量降到16立方米/噸以下再建煤礦,實施“先抽氣、后采煤”。
“而在煤層瓦斯含量為8~16立方米/噸的煤炭準備區,加大抽采力度,待煤層瓦斯含量降到8立方米/噸以下,再開拓部署。”趙向東介紹。
在煤層瓦斯含量為8立方米/噸以下的生產區,在原有井上、井下預抽基礎上,井下采掘工作面繼續強化抽采,待瓦斯抽采指標達到《煤礦瓦斯抽采達標暫行規定》要求后,方可進行回采,實現先抽后采、抽采達標。
“山西省煤礦眾多,要實現煤礦全部‘先抽后建’或‘先抽后采’,則要根據不同煤礦的地質條件、滲透率等因素制定不同的開采方案,這對煤層氣開采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睂O茂遠認為,計劃還需在具體實踐中且行且落實。
“地面煤層氣和礦井瓦斯抽采技術還需不斷突破,但抽采方式的靈活運用將是實施全覆蓋抽采的關鍵。”趙向東坦率回復,“由于全省各地煤層氣抽采效果不好評估,單從經濟性分析,山西省目前單獨規劃地面煤層氣開采盈利十分困難。”
但他同時指出:“結合煤礦安全生產和環保要求,煤層氣的開采意義仍十分重大。”
開采逐步推進,而下游配套設施的建設也在規劃當中。《方案》提出,地面抽采瓦斯以管道輸送為主,就近利用、余氣外輸,主要采取集輸、壓縮(CNG)、液化(LNG)等方式利用;煤礦井下抽采的瓦斯,以就地發電和民用為主,并推廣瓦斯提純壓縮(CNG)及液化(LNG)。
“低濃度瓦斯發電利用已經不是問題,”趙向東介紹,晉煤集團2015年規劃6個瓦斯發電項目,引進德國和國產瓦斯發電機組,預計年底前有4個項目有望實施。
政策保障是動力
為確保煤礦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的順利推進,山西省制定的政策保障詳盡而具體:保障煤層氣勘探、抽采用地,理順煤層氣價格機制,鼓勵和支持低濃度瓦斯發電和瓦斯發電上網等等,從不同角度完備保障措施。
同時,山西省的政策也對易產生爭議的礦權問題作出規定。據了解,政策規定煤炭企業應及時告知煤層氣礦業權人煤炭資源開發的規劃區、準備區、生產區及開發時序,煤層氣礦業權人應積極配合服務于煤炭開發。煤層氣、煤炭礦業權人應積極協商解決重疊區問題,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其中對煤炭企業在5年內規劃開拓部署的準備區和生產區,雙方需在2015年10月底前完成協商事宜,逾期雙方仍達不成協議的,由煤炭企業提請政府主管部門調整煤層氣礦業權范圍,保證煤炭資源開發需要。
煤炭規劃5年后開始建井開采的區域,應嚴格執行“先采氣、后采煤”的原則,凡是因礦業權分置導致煤層氣開發時序與煤炭開采銜接出現爭議的,政府主管部門要及時協調解決,確保采氣采煤施工有效銜接。
“這或許能夠杜絕獲得采氣礦權的大型央企,顧慮投資回報問題的待而不采行為,但是對于地方煤層氣企業侵權采氣的行為沒有過多涉及?!睂O茂遠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一般取得煤層氣礦權比例低,而產量卻很高的企業都存在不合理的侵權采氣行為,制定政策時也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p>
另一方面,山西省積極爭取國家提高煤層氣開發利用補貼標準,支持煤層氣抽采利用。按照國辦發〔2013〕93號有關要求,提高煤層氣開發利用補貼的標準,在現有中央財政補貼0.2元/立方米、省財政補貼0.05元/立方米的基礎上,省級財政補貼標準在三年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實施期間再提高0.05元/立方米,達到省級財政補貼0.1元/立方米。
“每立方米0.3元的補貼對于煤層氣開采企業來說并不算多,尤其在石油價格很低的情況下,要推動煤層氣產業發展,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趙向東說。
該觀點也得到了孫茂遠的認同:“煤層氣沒有環境污染、水資源破壞等問題,有一定的發展基礎,應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國家應該拿出更大力度的補貼政策,扶持這個萬億元市值的產業。只有讓企業有了盈利,才能加強科技攻關,提高單井產量和生產效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p>
還需科技與市場支撐
雖然山西省的《方案》效果如何有待檢驗,但《方案》的推出仍獲得了業界專家的贊同。原陜西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局長霍世昌表示:“我們也在考慮整合全省的煤層氣資源,由省煤業集團牽頭成立公司來進行統一開發?!?/p>
山西省的目標則是建設全國最大的煤層氣生產基地,為此山西省已經成立了煤層氣抽采全覆蓋領導小組。“這對提高該省煤層氣開采利用率肯定有推動作用,但就整個煤層氣產業看,要想獲得大發展,必須解決兩個問題。”孫茂遠指出,“科技進步與市場化驅動是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
科技進步是提高煤層氣的單井產量、生產效益及克服技術瓶頸永恒的主題。孫茂遠建議圍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提高煤層氣產業的科技含量,研究出適合中國各種資源類型,包括難采資源的開發技術和工藝體系;在儲量大的地區集成國內外技術,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堅持市場化原則是促進煤層氣產業形成的另一方面。孫茂遠表示,要引入多元化的開發主體,既要有國有企業,也要有民營和外資企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取長補短,才能充分激發行業的活力。
“只有兩個方面共同進步,才能推動煤層氣產業進入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的快車道,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煤層氣產業。”孫茂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