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通內聯打通運輸通道

科技日報:“十二五”以來,貴州在全國率先探索以“BOT+EPC”“BOT+EPC+政府補貼”“PPP+EPC+營運期補貼”等模式加快交通建設,為推進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累了經驗,探索了路子。“十三五”期間,有哪些新舉措?
王秉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針對貴州交通發展仍存在供給不足、結構不優、品質不高等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在下步交通改革發展過程中,貴州將重點從兩個方面發力:
一方面,把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作為主攻方向。盡管貴州實現了高速公路“縣縣通”目標,但貧困山區交通制約仍未根本改變,我們將把完善基礎設施作為提高全省整體供給水平的基本支撐條件。
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為支撐、縣鄉公路為脈絡、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四級公路網絡,全省公路總里程達20萬公里以上,建成省內“六橫七縱八聯線”高速公路網,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運輸網絡,打通通江達海水運出省大通道。
另一方面,把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注重運輸裝備提檔升級作為出發點。大力發展“智慧交通云”,著力提供交通大數據商用、民用產品和服務,提高供給質量效率、降低運輸服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