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智庫:中國企業創新日趨強勁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創新”是最火熱的詞匯之一。在中國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雙創活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關注中國創新的目光不僅來自國內,國外智庫普遍認為,中國企業創新日益國際化,品牌力堪比國際品牌,創新績效較為優異,研發投入增長強勁,信息通信技術企業表現突出。但同時,中國高研發強度產業研發投入較低,需完善研發結構。
創新日益國際化
國外智庫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持續增加,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雄踞榜首,注重獲得高附加值行業相關技術和人才,創新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重要工具。
世界經濟論壇和思略特咨詢公司推出的《中國企業全球化最佳實踐:制訂創新模式》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沒有阻擋中國企業全球化步伐,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持續增加,2014年達1160億美元,2008—2013年間復合增長率達1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雄踞榜首。
普華永道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中國創新調查2014》報告認為,中國企業設立海外創新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尋求技術和人才,即創新能力,而不是簡單的事實或知識。調查顯示,68%的中國企業是為了獲取或追蹤前沿技術,59%的企業是為了獲取創新人才;而90%的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創新中心的目的是為了捕捉顧客需求,63%的企業是為了降低創新成本。
報告顯示,42%的中國本土企業、31%的海外中國企業都將創新列為頭等大事,而在華跨國企業此比例只有21%。2/3的跨國企業經理認為,中國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不遜于自己的企業。中國企業不僅產品創新突出,在服務創新、價值鏈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對跨國企業則形成更大壓力。
品牌力堪比國際品牌
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與品牌咨詢機構華通明略公布的《BrandZTM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2015》報告顯示,中國品牌價值增長迅猛,品牌力堪比國際品牌。
2015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的品牌價值同比增長了22%,達到4642億美元,增速超過了全球品牌100強,位于世界各地區之首。騰訊、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工商銀行等榮膺十大最具價值的中國品牌??萍碱惼放苾r值超越銀行,成為總體品牌價值最高的行業,其1069億美元的價值約占百強總體品牌價值近1/4。
創造力為中國品牌提供了在品牌價值上與國際領先品牌展開有力競爭的新空間。騰迅在2015年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科技類品牌中位居第五,緊隨蘋果、谷歌、微軟和IBM之后,百度則緊隨Facebook之后,位于第八。騰迅品牌價值的絕對值和增長速度都高過Facebook。
創新績效較為優異
國外智庫十分關注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他們通過評選中國十大創新企業,分析中國企業的科技創新績效。
普華永道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聯合推出的《中國創新調查2014》報告評出中國十大創新企業,分別為華為、騰迅、阿里巴巴、小米、聯想、海爾、百度、比亞迪、魅族和招商銀行。報告指出,這10家企業體現出當代中國創新現代化、魅力化、全球化的特點,每家公司都在實施雄心勃勃的國際化戰略,紛紛利用創新來促進企業國際化,其中的8家高技術公司都進行了顯著的商業模式創新。
葡萄牙仕博創新管理咨詢公司等歐洲智庫聯合推出的《中國科技創新績效》報告比較了中歐企業在9個制造業領域及生物、環境和納米技術領域研發投資和專利申請的特點,發現在這些領域,中國企業研發投資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全球占比,都有了顯著提高。2002—2009年,其全球占比從5%增加到12.1%,翻了兩番多。2011年,中國企業申請專利1.7萬件,相當于美國企業的40%,全球占比從2000年的近乎為零增長到近10%。而歐美企業專利申請全球占比逐年減小,均從1990的近43%縮減到2011年的近25%。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政府正努力建設以生產力推動的知識密集型經濟,電信、電子等知識密集型產業比重正日益增加。
研發投入整體增長強勁,但高研發強度產業投入低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產業研發投入記分牌2015》報告匯總分析了全球2500家企業的研發投入、研發強度等數據,2014年,這些企業研發投入達6072億歐元,占全球國內研發總投入55%,企業研發投入約90%。
報告顯示,中國產業研發投入在2008—2010年全球經濟危機中有了大幅增長,達到峰值,近年來仍保持了高水平增長,入榜企業越來越多,研發總額越來越大。不過報告同時指出,中國企業研發投入總量和結構仍有巨大上升空間。從總額全球占比看,2014年,在44個國家中,中國大陸上榜企業數排第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但中國研發投入總額(361億歐元)排第四,不及美國、日本和德國。德國上榜企業136家,不到中國的一半,但研發投入總額接近中國的2倍。
從產業結構看,中國高研發強度產業比例偏低,而低研發強度產業比例過大。報告將41個產業依企業研發強度分為高、中高、中低和低四類加以研究。中國企業研發集中在中高研發強度產業,投入占比達到45%。但高研發強度產業投入占比為27%,遠低于美國的74%,也低于歐盟的39%和日本的31%。中國中低研發強度企業投入占比為2%,但低研發強度企業投入占比卻高達26%,而美國僅1%、日本3%、歐盟10%。可見,中國亟須加大對高研發強度產業的研發投資,尤其是制藥與生物技術企業,從而改善研發投資結構,增加國家和人民的財富。
(作者系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