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擔當起科技創新的神圣使命
在這如火的季節,我們迎來中國科技界一次難得的盛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今天同期召開。
此輪科技盛會是對中國科技界以及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的國家創新力量的總聚焦、總部署和總動員,是進一步用好科學技術這個有力杠桿的再謀劃、再聚力與再起航,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我們預祝盛會取得圓滿成功。
四方輻輳、眾川赴海。“十三五”開局之年,科技創新的最強音必將迸發!
科技界凝心聚力,創新者只爭朝夕。人們說,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而對于中華大地上廣大的創新者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創新的腳步恰似這如火的季節,刻不容緩、時不我與。
歷史無數次證明,科技是祛除蒙昧的利器,創新是走向昌明的動力。
瓦特發明蒸汽機,將人類從工場手工業帶入機器大生產的時代;電力技術的發明,加速了人類工業生產進程;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則不斷刺激產業結構調整,讓社會生活日異月更。
一次次科技革命,催生出一代代經濟強國;一次次失之交臂,警醒著一個個民族的前路。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開場進入倒計時。搶抓機遇、前瞻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定力和堅毅奮力趕超,中華民族將不容錯過。
擔當起科技創新的使命,靠的是毅力。
老一輩科學家,在新中國歷史的豐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錢三強、郭永懷、鄧稼先、華羅庚……他們用智慧和生命向世人詮釋了科技對民族發展的深邃涵義。
新一代的科研人,在創造歷史的道路上,同樣書寫著嶄新的篇章,憑借著對科研數十年如一日的熱忱與執著,讓創新的力量充盈這個時代。
“十二五”期間,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外爾費米子研究、中微子振蕩、CiPS干細胞、高溫鐵基超導等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舉世矚目。
同時,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穩定增長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新引擎。集成電路制造技術步入自主發展的快車道,TD—LTE完整產業鏈基本形成,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全面掌握特高壓輸變電技術,風能和光伏產能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2015年預計超過30萬輛。
上天,16年探索,北斗導航衛星實現全球組網在即;入地,5年內,深部探測有望窺探地下16000米;下海,10年征程,“蛟龍”號載人深達7062米;登極,30余年跋涉,實現了對南極洲常年性科學考察。
國家巨輪的前行,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齒輪;創新齒輪的運轉,離不開以院士群體為代表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凝心聚力。當科技創新已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使命,他們必將擔當起重任,戮力同心,開拓未來中國的新征程。
擔當科技創新的使命,比的是實力。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今日之中國已非同往昔。
基礎性研究,中國有新發現!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領銜的中國團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使得在零磁場的條件下應用量子霍爾效應成為可能;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帶領大亞灣中微子項目團隊,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由此,叩開了世界科技前沿的大門。
戰略性研究,中國有新部署!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聚焦保密通信,構建千公里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與國際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一起,將初步完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這項技術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最有可能引發軍事、經濟、社會領域又一次重大革命前沿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心系糧食安全,打造渤海糧倉,將旱澇堿災地區變為產糧重鎮。由此,豎起國家糧食安全的護盾。
原創性研究,中國有新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等人,讓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制造實用化深紫外全固態激光器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將我國自主創新蒸發冷卻技術用于大型水輪發電機,大型電力裝備研發得以實現國際領先。由此,越來越多核心技術為我所有。
擔當科技創新的使命,拼的是魄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創新驅動發展,創新能力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證。2015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發布,讓改革車輪再度提速前行。
科技體制改革,決心已定。黨和國家領導人不止一次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堅決掃除體制障礙,扭住“硬骨頭”,必須不斷攻堅克難。
科技體制改革,目標已明。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火車頭”,中國科學院已堅定地走在改革的最前列。“率先行動”計劃,為國立科研機構的未來發展謀劃出宏偉的藍圖。
一切有礙創新的藩籬,必將拆除;一切阻擋前進的桎梏,終將碾碎。
十八大以來,一大批科技新政紛紛出爐,科技深改的齒輪正在高效運轉:從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到科技成果轉化,從院所高校體制機制創新到企業、人才等創新要素的激發,每一項舉措都擲地有聲,束縛創新的力量正不斷被消解,科技創新的春天由此真的已經到來。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在這科技創新的最好時代,舉國上下正齊心協力,共同扛起創新的大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必將在科技創新的時代潮流中,在一切創新力量的奮勇擔當與不懈努力下,變為現實,夢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