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座談會今天(26日)在京召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指出,國家高新區2017年GDP總和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5%。
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是1988年5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即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截至目前,經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國家高新區達到168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座談會上表示,國家高新區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增長極。
“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總收入從1991年的87.3億元,增長到2017年30.7萬億元;國家高新區GDP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1年的2.6%,提高到2017年的11.5%,增長了近9個百分點。”王志剛介紹。
世界第一個U盤,中國第一臺超級計算機等許多第一,都產生在國家高新區。國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一半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王志剛指出,國家高新區經過30年的發展,經歷了創業發展、二次創業、創新驅動戰略提升三個階段,正邁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新時代,國家高新區有新的要求。
王志剛說:“首先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新時代高新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為新時代高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第三,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成為新時代高新區發展的必由之路;第四,世界范圍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新時代高新區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記者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