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環境健康新聞》網站報道,他汀類藥物作為一種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危險的處方藥,或可消除人體呼吸霧霾等空氣顆粒物后引發的炎癥。
美國肺臟協會資深醫療顧問諾曼·埃德爾曼博士表示,大氣顆粒物處于峰值的霧霾等現象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巨大。他汀類藥物不僅能保護肺部免受空氣污染影響,而且對心臟也同樣具有保護作用。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從事肺部健康研究的斯蒂芬·范·艾登副教授則稱,他汀類藥物目前還不能作為保護人們免受空氣污染而開具的處方,但研究表明,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血液中與組織炎癥相關的蛋白質更少,此種炎癥可能會加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
最近,一項對1923名美國婦女進行的研究發現,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出現炎癥的概率較低,尤其對PM2.5具有一定的抗炎能力;但對于糖尿病等特定群體,長期暴露于空氣污染環境則有較高的炎癥幾率。
研究發現,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婦女中,PM2.5與表示炎癥的蛋白之間沒有關聯性,而對于大多數其他組別,兩者之間的聯系則相當強烈。這并不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這種關聯,此前美國密歇根大學在一項92個樣本的研究中就曾發現,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血液中的炎癥指標較低;另一項5778個樣本的研究也發現,他汀類藥物可清除因PM2.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引發的炎癥跡象。
研究人員在兔子研究中發現,他汀類藥物通過促進白細胞轉移到附近的淋巴結,將大的空氣顆粒物清除出肺部。在暴露于空氣污染環境前喂食他汀類藥物一個月,可明顯降低沉積在兔子肺部的空氣顆粒物數量,減輕血管的炎性進程。
艾登對因吸煙導致部分肺部切除的人類肺組織展開研究,結果同樣發現,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肺部有更少的顆粒,從而證實他汀類藥物具有抗炎及清除顆粒物的特性,而實驗對象均長期暴露于空氣污染或煙霧環境。
埃德爾曼表示,該項研究并不希望讓公眾形成這樣一種意識,即既然有藥物可控制空氣污染的影響,以后就不必擔心空氣污染。空氣污染仍然是人類健康的殺手,保持空氣清潔是維護健康的最佳答案。(記者 馮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