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國和蘇聯作為二戰主要同盟國和亞洲、歐洲主戰場,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英勇抗擊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法西斯,為拯救人類文明、重建國際和平作出重大貢獻,付出慘重犧牲,立下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70年后,在世界格局“破”、“立”交織變化的時代,歷史再次賦予中俄這兩個世界大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最大鄰國神圣使命,要求雙方體現出應有的大國擔當,推動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捍衛二戰成果和世界公平正義。
中俄是合作共贏的踐行者?;仡櫄v史,冷戰后,中俄深刻總結20世紀人類戰爭與和平的經驗教訓,順應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發展潮流,在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基礎上,建立起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國家關系,進而發展為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樹立了大國、鄰國之間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典范,為構建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做出有益探索和實踐,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
中俄是合作共贏的倡導者。安全上,雙方都主張共同安全,摒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冷戰思維,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理念,堅持通過對話談判、平等協商和政治外交途徑解決分歧和爭端。經濟上,雙方都堅持共同發展,主張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縮小南北差距,建立更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使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文化上,雙方都堅持包容互鑒,倡導兼容,反對排他,尊重文化差異和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平共處,和諧共生,認為不同國家和民族應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繁榮。
中俄是合作共贏的受益者。合作共贏是中俄交往的突出特點,也是中俄關系不斷深化的內生動力。多年來,雙方本著相互照顧和考慮對方關切的原則,互諒互讓,推動兩國務實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雙邊貿易額從90年代初期的幾十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近1000億美元,從傳統的互市、易貨貿易發展為聯合生產、聯合研發、聯合應用。兩國去年以來在天然氣等能源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簽署中俄東線天然氣“世紀合同”,更是雙方致力于合作共贏、水到渠成的成果。兩國當前根據各自發展和合作需要,將創新、高科技等作為合作重要方向,打造雙方合作升級版,積極商談基礎設施建設、高鐵、聯合研制遠程寬體客機等戰略性大項目,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雙方合作共贏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中俄關系發展和各領域交往合作的實踐,使雙方從合作共贏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國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共同努力,積極倡導和推動世界各國將合作共贏作為發展國際關系、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世界整體利益、人類發展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應對國際形勢新變化和各類威脅挑戰,實現雙贏、多贏和共贏,實現各國和全人類的發展、進步與繁榮。(國際問題觀察員 歐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