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獨立國家選舉委員會4月1日宣布,72歲的尼全面進步大會總統候選人布哈里戰勝人民民主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喬納森,成為新一任尼日利亞總統。這是這個非洲最大經濟體,首次有反對派候選人在大選中戰勝在任總統。一些分析認為,在當前尼日利亞面臨極端組織“博科圣地”威脅,且政府腐敗引發民怨的大背景下,以鐵腕反腐著稱,且有軍事背景的布哈里被推到臺前并不令人意外。
當地時間1日,尼日利亞獨立國家選舉委員會主席吉加在首都阿布賈國家驗票中心宣布,尼最大反對黨、全面進步大會黨總統候選人布哈里贏得尼2015年大選。該委員會公布的大選統計結果顯示,布哈里得票率為53.95%,喬納森得票率為44.96%。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布哈里1日發表勝選演講時稱,他的勝利“創造了歷史”。他說,選舉結果體現了民心,并稱贊現總統喬納森是值得尊敬的競選對手。報道稱,這是尼日利亞歷史上,反對派候選人首次在大選中戰勝在任總統?,F任總統喬納森將于5月29日向布哈里移交權力。
喬納森在計票結果公布前就承認敗選。尼日利亞《今日報》1日稱,喬納森在聲明中說,他兌現了舉行一場自由和公平的大選的承諾。喬納森要求支持者接受選舉結果,不要制造流血沖突。他強調,國家的團結穩定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并對布哈里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法新社認為,布哈里的勝利翻開了尼日利亞歷史的新篇章。過去16年來,該國幾任總統都來自喬納森所在的人民民主黨。自從1960年獨立以來,該國歷經6次軍事政變。由于近年來尼日利亞安全形勢惡化、經濟因油價下跌受挫、民眾對貪腐現象不滿,該國出現求變的呼聲。布哈里此前在競選中指責喬納森應對極端組織“博科圣地”進犯不力。報道稱,“博科圣地”在過去6年屠殺的尼平民人數超過1.3萬,此外還導致150萬人流離失所。盡管近來政府屢從“博科圣地”手中收復失地,但“為時已晚”。
據BBC報道,這已是布哈里第四次參加尼總統選舉。在此次大選中,布哈里獲得備受“博科圣地”困擾的尼日利亞東北部選民支持。在受“博科圣地”威脅最嚴重的博爾諾州,超過九成選票投給了布哈里。由于布哈里有軍事背景,他被認為能更好地對抗極端組織。此外,布哈里還在選舉中承諾大力反腐,“腐敗將無立足之地,我的政府絕不任命腐敗官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歷數布哈里首次當權時的鐵腕政策。CNN稱,布哈里是一名草根出身的遜尼派穆斯林,有8名子女。1983年12月31日,布哈里領導的軍人集團發動政變推翻沙加里政府,建立了軍事獨裁統治。他掌權期間,以鐵腕手段處理國內的腐敗和經濟問題,拘禁不少前政權官員和反對派領導人、勒令前政權軍官退役、嚴格管控媒體、禁止工人罷工。雖然布哈里的強硬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當時尼國內腐敗嚴重,經濟凋敝已積重難返,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矛盾日趨尖銳,不斷發生大規模抗議示威和騷亂。1985年8月27日,布哈里政府在軍事政變中被推翻,布哈里本人被關押40個月。1999年尼日利亞恢復民主憲政后,布哈里重返政壇,參加了2003年、2007年和2011年三屆總統大選,但均以失敗告終。
“重生的民主人士”,英國《衛報》稱,布哈里過去的經歷讓部分選民擔心他上臺后會采取獨裁統治。但支持者認為,布哈里的鐵腕手段正是尼日利亞目前所需要的。據CNN報道,占尼半數人口的基督徒還擔心身為遜尼派穆斯林的布哈里會在尼推行伊斯蘭教法?,F任總統喬納森是基督徒。對此,布哈里團隊在競選網站上聲明,“布哈里永遠不會將尼日利亞伊斯蘭化”。
CNN認為,“博科圣地”不是布哈里將面臨的唯一挑戰,經濟是另一大難題。尼日利亞去年超過南非成為非洲最大經濟體。但許多民眾抱怨,出口石油獲得的大量財富未讓普通人受益。70%的尼日利亞人依舊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布哈里的選舉口號是“改變”,BBC認為,布哈里上臺后還需向選民證明,他能改變一切。(記者 李涼、徐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