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頭,《聊齋志異》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妙手神醫陸判官給書生朱爾旦先是換了一個心臟,令其文思大進考中舉人,而后,當書生提到妻子不美時,陸判官為朱妻換上了一顆美人頭。換頭這一貫穿古今中外的科幻設定,如今可能成為事實,據外媒報道,一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縮癥的俄羅斯男子欲將自己的“頭”交給一名意大利臨床醫生,以移植一副健康的身體,進行世界上首起“換頭術”。
30歲的俄羅斯計算機科學家瓦雷里·多諾夫從小患有霍夫曼肌肉萎縮癥。他最近告訴媒體,決定讓意大利醫生塞爾吉奧·卡納維洛為自己進行頭部移植手術,將自己的頭部接在一個新的身體上。多諾夫說,他認為自己沒有太多的選擇。“我害怕嗎?我當然害怕。如果我不嘗試這次機會,我的命運會很悲慘。每年我的情況都在變糟。”據報道,這名俄羅斯患者和意大利醫生通過網絡電話溝通,尚未見面,醫生也未讀過患者的醫療記錄。
卡納維洛說他收到很多人們發來的郵件和信件,希望參與手術,但他還是堅持把第一個手術機會讓給肌肉萎縮癥的患者。他將這一計劃命名為“天堂”(HEAVEN),是“頭部接合手術”的縮寫。卡納維洛曾在今年年初稱,人腦移植在脊髓融合、防止免疫系統排斥反應等瓶頸可被攻克,將最早在2017年實現。
釋疑1 “換頭”醫生是何人,靠譜嗎?
意大利醫生因高調宣傳“換腦”想法而引發醫學界爭議
卡納維洛是意大利都靈高級神經協調組的臨床醫生,因高調宣傳“換腦”想法而引發醫學界爭議。
今年2月,他在《國際外科神經學》期刊刊登了一篇綜述目前腦移植技術的文章,稱現在技術已可以實現“換頭”。他對媒體表示,將在今年6月美國馬里蘭舉行的美國神經和矯形外科醫師學會年會上展示自己的項目。
與卡納維洛有著合作關系的哈爾濱醫科大第二附屬醫院手顯微外科中心主任任曉平說,今年6月馬里蘭舉行的大會是世界最重要的腦外科大會,大會議程邀請卡納維洛做主旨發言,卡納維洛也邀請任曉平參與。
“去年他找上我的,跟我合作,借助我們國內的基礎研究平臺。”任曉平說。任曉平于2013年在哈醫大進行了世界上首次腦部移植的老鼠實驗,目前其實驗室正準備突破腦部移植中樞神經復合方面的挑戰,并計劃進行腦部移植在靈長類動物身上的實驗。“其實這個想法(人腦可以移植)是我們提出的,但我們還在做基礎研究,”任曉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