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首都圣地亞哥所在的首都大區政府21日宣布,圣地亞哥市進入環境緊急狀態,采取車輛限行、工廠關閉、建議學校停止戶外體育課等措施。這是智利近16年來為應對環境問題首次采取緊急措施。
環境緊急狀態是智利空氣污染預警的最高響應級別,意味著空氣霧霾的PM2.5濃度指數已達500,屬于重度污染。
圣地亞哥市今冬空氣污染狀況十分嚴重,此前已3天處于“預備緊急狀態”,但空氣質量沒有明顯改觀。
首都大區政府21日宣布,為確保圣地亞哥市居民健康,在22日對首都大區內的汽車實行尾號限行,屆時尾號1至4的汽車從7時30分至21時禁止上路行駛。包括工廠和鍋爐在內的上千個污染源也將關閉。
首都大區政府還建議區內中小學停止戶外體育課,至于是否停課由每個學校依自身情況決定。
智利首都大區共有常住人口約670萬人,汽車170萬輛,工廠3000多家。此次緊急狀態將持續24小時,政府機構在空氣污染狀況沒有改觀的情況下可以延長執行時間。
智利首都大區區長克勞迪奧·奧雷戈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圣地亞哥市一直干旱無雨,城市所處的山谷地區空氣流通不暢,有關部門迄今未能有效降低大氣污染水平。
奧雷戈還呼吁當地居民積極配合政府的相關措施,為早日呼吸新鮮空氣而努力。對于是否本星期都需實施環境緊急狀態的疑問,奧雷戈表示,雖然這項措施意味著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但本著對百姓負責的態度,只要空氣質量不好轉就會毫不猶豫地采取必要措施。
智利的地形南北狹長,東部是綿亙的安第斯山脈,西臨太平洋。首都圣地亞哥位于山谷中,冬季風少,該市的汽車、工廠排出的廢氣嚴重污染城市環境。智利環境部21日發表聲明說,智利目前處于40多年來最為干旱的6月份。(記者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