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日前,準備參加美國總統競選的民主黨人希拉里·克林頓在競選活動中毫無根據地指責中國,稱中國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和政府信息。她指責中國“設法侵入美國境內所有不會移動的東西”并要求保持警惕。她說,中國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獲得優勢。這是希拉里宣布參選總統以來首次對華發表強硬言論。
此前,準備參加總統競選的共和黨人、前惠普首席執行官卡莉·菲奧莉娜曾發表評論稱中國人“缺乏想象力”,并且還“盜取我們的知識產權”。
隨著中國實力和國際地位的增強,對中國的關注度在美國選民中越來越高,中國話題也必不可少地出現在美國總統選戰中。拿中國說事,拿中國當出氣筒,拿中國取悅美國選民,拿中國為自己的選戰服務,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經蔚然成風。
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時,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與現任總統奧巴馬在經濟、外交、內政等各方面政策主張不盡相同,但如果說他們有何重合點,對中國的攻擊便是其中之一。為爭奪關鍵州、特別是制造業占有重要地位的俄亥俄州選民,奧巴馬和羅姆尼在競選中爭打“中國牌”,羅姆尼聲稱中國存在“欺騙行為”,奧巴馬則許諾就汽車業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
1992年的美國總統選戰,比爾·克林頓罵老布什“嬌慣獨裁者”;老布什的兒子喬治·布什(小布什)在2000年競選總統時,又拿同樣的話來抨擊克林頓;奧巴馬則在2008年第一次競選總統時說小布什的對華政策“一團糟”。
美國總統競選,中國無辜受牽連。一些競選人不是比誰在中美關系上更具戰略眼光,誰更有能力通過加強對華合作解決美國經濟難題,而是對把中國塑造成“惡魔”上癮,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博取選民的共鳴,才能激發美國的民粹主義,才能在選戰中贏得主動。
但這無疑搞錯了方向。
美國總統競選人應當體現出遠見卓識的戰略胸懷,美國總統競選人不能讓政治焦躁使選民對中國這樣重要的大國產生誤判,畢竟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合作;畢竟無論誰贏得選舉,入主白宮后都不得不回歸現實;畢竟讓選戰沖擊對華關系得不償失。
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的選戰,現在才剛剛開始,競選人今后在選戰的很多關鍵節點恐怕都難以避免和以往一樣大打“中國牌”。在口如懸河發表競選言論談及中國時,美國總統競選人應當對中國有起碼的尊重,少一些無端的指責和攻擊,這樣才有利于中美關系戰略互信,有利于美國選民,也是對自己的選戰真正負責。(記者邵進,編輯閆亮)